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管理学(汪戎著) | ![]() |
|
![]() |
管理学(汪戎著) | ![]() |
《管理学》: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高等院校财经类教材系列
第一章 管理学概论1
第一节 管理的概念及性质2
一、管理的概念2
二、管理的性质3
三、学习管理学的意义3
第二节 管理的职能、角色和管理技能4
一、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4
二、管理的角色5
三、管理技能6
第三节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9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9
二、管理学的研究范围10
第四节 管理思想的演进和管理理论的发展12
一、理论对管理学的重要意义12
二、古典管理理论14
三、行为管理理论18
四、管理的数量方法20
五、整合的理论20
六、当代管理的应用22
要点回顾23
.复习思考题23
管理案例23
第二章 计划职能26
第一节 计划的概念和作用27
一、计划的概念27
二、计划的作用28
第二节 计划的类型和制定过程29
一、计划的类型29
二、计划的制定过程33
第三节 目标管理36
一、目标管理的步骤37
二、实施目标管理的要素39
三、目标管理的评价39
要点回顾40
复习思考题40
管理案例40
第三章 战略管理42
第一节 战略管理概述43
一、战略的含义43
二、战略管理的概念、本质、特点及作用45
三、战略管理的结构和层次47
四、战略的类型48
第二节 战略制定的过程50
一、确定组织当前的使命50
二、分析环境52
三、确定战略目标60
四、战略选择61
五、设计战略方案66
六、评价战略方案66
第三节 战略的实施与控制66
一、经营战略实施准备67
二、经营战略实施推进68
三、经营战略实施评审与控制69
要点回顾69
复习思考题70
管理案例70
第四章 决策72
第一节 决策的含义、要素和基本原则73
一、决策的含义73
二、决策的要素73
三、决策的基本原则75
第二节 决策的类型76
一、按决策影响时间的长短划分76
二、按决策调整的对象和涉及的时限划分76
三、按决策的主体划分77
四、按决策的起点划分77
五、按决策的目标、变量和条件能否量化划分77
六、按问题的重复程度和有无先例可循划分78
七、按环境因素的可控程度划分78
八、按决策者所处的管理层次划分78
第三节 决策的理论79
一、古典决策理论79
二、行为决策理论79
三、当代决策理论80
第四节 决策的过程81
一、识别机会(诊断问题)81
二、确定目标81
三、拟订方案82
四、评估方案82
五、选择方案82
六、执行方案83
七、评估实施效果83
第五节 决策方法84
一、定性决策方法84
二、定量决策方法85
要点回顾95
复习思考题95
管理案例95
第五章 组织设计97
第一节 组织概论98
一、组织的定义98
二、组织的类型99
三、组织理论101
四、组织管理102
第二节 组织中的职权关系104
一、权力104
二、职权和职责105
三、集权和分权106
四、授权108
第三节 组织设计109
一、组织结构及其类型109
二、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111
三、组织设计的原则113
四、组织设计的程序116
五、组织设计的基本形式116
第四节 组织的部门化119
一、组织部门化的概念119
二、组织部门化的方式119
三、组织部门化的新方法122
第五节 工作设计124
一、工作设计124
二、工作扩大化和工作丰富化125
三、工作特征模型125
要点回顾126
复习思考题127
管理案例127
第六章 组织变革130
第一节 组织变革概述131
一、组织变革的动因131
二、组织变革的类型与内容134
第二节 组织战略变革136
一、战略变革动因136
二、战略变革的有效工具136
第三节 组织结构变革138
一、企业发展与组织结构演变138
二、组织结构变革趋势141
三、学习型组织143
第四节 组织文化变革144
一、对组织文化的理解145
二、组织文化变革的动因146
三、组织文化变革的流程147
第五节 组织变革的过程与管理组织变革149
一、组织变革的动力与阻力149
二、组织变革的基本程序151
要点回顾155
复习思考题156
管理案例156
第七章 领导职能158
第八章 激励180
第九章 沟通197
第十章 控制218
第十一章 全面质量管理262
要点回顾290
复习思考题290
管理案例291
参考文献293
与大多数学科相比,管理学只能算是刚刚踏上历史舞台。当管理早已成为贯穿历史的基本行为时,把它作为一种学科和职业来认识和研究还只是一种完全现代的现象(斯图尔特·克雷纳,2000)。如果以《科学管理原理》(泰勒,1911)的出版作为现代管理学诞生的标志,那么,管理学的历史还不到100年。在关于管理和管理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上,如管理学研究的范围、管理的定义、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等,仍然没有达成一致。尽管在管理理论的演进过程中,也有不少学者(如系统论和权变论的倡导者)尝试对那些有影响的管理理论进行整合,但现在看来,这些努力还很难将各种理论兼容并蓄。
虽然美国经济自2008年以来出现了空前危机,许多曾经受人尊敬的大公司出现了罕见的亏损、破产和倒闭,但我们必须承认,作为现代企业管理楷模的美国企业,不仅创造了现代庞大的工商企业组织,推动了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繁荣,也总结出了丰富的管理学体系和理论,成为全世界管理实践者和研究者的重要知识来源。管理学教材也不例外,美国式管理几乎等同于管理学理论。本书在提纲设计和编写过程中,主要采纳了哈罗德·孔茨(Harold·Koontz)等人倡导的“过程或职能”体系。
针对高等院校财经类低年级学生和初次接触管理学的读者,本书主要强调:
1)突出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借助一些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管理案例来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和巩固管理知识。
2)理论联系实际。本书除了每章至少配备两个案例进行讲解外,还要围绕各章的核心概念和主要方法出版配套的管理案例集(正在编写过程中)。对于初学者,讲故事应该是帮助他们入门和产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手段。
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主要有:张强教授(第一章);雷森副教授(第二章);杨桂红教授(第三章);宋光兴教授(第四章);张肖虎副教授(第五章):于干千教授(第六章);杨增雄教授(第七章);彭毓蓉副教授(第八章);陈昆玉教授(第九章);卢启程副教授(第十章);胡良书讲师(第十一章)。
本书编写最大的遗憾在于,编者未能及时并系统地总结中国企业近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也未能实现中西方管理理论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