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象棋管理学:运筹调兵遣将决胜人生布局(作者陈建辉) | ![]() |
|
![]() |
象棋管理学:运筹调兵遣将决胜人生布局(作者陈建辉) | ![]() |
书摘
中国象棋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由孕育到雏形,由雏形到定型,经历了
漫长岁月的实践、改进、充实和完善。
《楚辞·招魂》篇说:“艺该象棋,有六博些。分曹并进,遒相追些。
成枭而牟,呼五日些。”昆即玉,六博亦昆蔽象棋。用象棋一词指六博始见
于此。
当然,象棋与六博的形制完全不同,六博是一种掷采行棋角胜的局戏,
象棋则是一种靠智谋、技术、修养等较量的竞技运动。
到了南北朝时期,六博棋发展成“象戏”,北周武帝召集文武百官讲解
提倡,并撰写了《象经》。
唐代是象戏的全盛时期。唐太宗喜好象戏,予以提倡。武则天也是一个
象戏迷,传说她连做梦也在与天女下棋。
唐代象戏的棋盘是正方形的,由黑白相间的六十四个方格组成,棋子有
王、军师、马、象、车、·兵等。唐代象戏是现代象棋的前身,两者在棋盘
、棋子及走法上已经十分接近。
北宋是象戏的大变革时期,棋盘上出现了河界、九宫,棋子将“王”改
为“将”,“军师”改为“士”。同时,由于火药的发明,军队中又增加了
“炮”这一武器,棋子中也就有了“炮”。棋子从方格上的运动改成了在交
叉点上运动,走法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从近年出土的宋徽宗时期的象棋子来看,当时的象棋与现代的已经完全
一样。另外,北宋末年的女词人李清照在《打马图经·序》中附有象棋棋盘
图,其与现代象棋也完全一样,说明在北宋时期象棋已经定型,一直延续到
今天。
南宋和清代乾隆年间是中国象棋发展的两个昌盛时期,其间不仅涌现了
很多象棋高手,同时也留下了很多棋艺著作。如目前发现的留存下来最早的
象棋古谱是南宋学者陈元靓编写的《事林广记·象棋卷》,其中载有全局谱
两则,残局图示一则,反映了当时的棋艺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清代名
手王再越编写的《梅花谱》是象棋布局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开拓了屏风
马阵式的新方向;《梅花泉》、《竹香斋象戏谱》、《百局象棋谱》、《渊
深海阔》等棋谱,都大大丰富了象棋艺术的宝库。
象棋之所以久盛不衰,主要源于它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有人说它是
“古今最高尚之消遣品”,也有人说它是“战斗式的休息”或者“休息式的
战斗”。引人人胜的棋局,构思精巧的排阵,其魔力不亚于一曲动听的音乐
,一幅绝妙的图画,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相关阅读: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n/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