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消解性别(朱迪斯.巴特勒) | ![]() |
|
![]() |
消解性别(朱迪斯.巴特勒) | ![]() |
《消解性别》(2004)是朱迪斯·巴特勒教授在《性别麻烦》(1990)、《身体之重》(1993)等划时代著作之后的又一部关于性别与性的重要作品。在《性别麻烦》中,巴特勒将性别(gender)视为发生于空间、时间中的风格化表演的产物,通过揭示性别的表演性(performativity)而革命地动摇了本质论者眼中的性别所具有的稳定性、不变性,从而为我们思考性别的多样性打开了新的道路,也为女性主义深入探索妇女的性别角色提供了有用的理论工具。《性别麻烦》对妇女研究、性别研究、性研究等相关而又不尽相同的领域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时至今日,这本书不仅依旧是巴特勒最有名的著作,也是美国大学社科、人文诸系——人类学、政治学、历史、文学等——不少研究生课程的必读书。
从1990年的《性别麻烦》到2004年的《消解性别》,巴特勒对性别、性及相关问题的处理及思考发生了哪些变化?读者最容易觉察到的变化可能是,与《性别麻烦》的晦涩语言相比,《消解性别》的语言变得较为平易近人。《性别麻烦》的读者常常迷失于巴特勒晦涩、抽象、充斥着各学科术语以及各种理论的迷宫;而《消解性别》的读者会马上发觉,巴特勒在这本书中似乎采用了一种对普通读者更友好的语言。
适于生活的世界是怎样形成的并不是个没有意义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哲学家考虑的问题。一直以来,各个阶层的人以不同方式提出这个问题。如果人们因为这样就成为哲学家的话,这倒是我乐于接受的结论。我认为,不仅仅是“究竟是什么让我自己的生活可以忍受”这样个人的问题成其为伦理问题。当我们问道,从权力的立场来看、从正义分配的角度看,是什么使得,或者说,应该是什么使得他人的生活可以忍受,这样的问题也是伦理问题。我们的回答不仅显示出我们对何谓生活、它应该是什么样的等问题的看法,也反映出我们对什么是人、什么是人区别于其他物种的生活等问题的看法。如果我们认为区别于其他物种的人类生活是有价值的——或者说,是最有价值的——或者说,是思考价值问题的唯一方式,那么我们就有犯人类中心主义错误的危险。但或许要抵制这种倾向,我们必须既思考关于生命的问题,也思考关于人的问题,而不是只从一个方面来考虑。
我将从以下问题开始和结束:什么是人?什么构成人?相应地,什么样的生命算是生命?以及一个多年来困扰我们中的许多人的问题一一什么造成了悲惨生活?不论国际男女同性恋群体内存在怎样的差异(这些差异并不小),我相信,我们对失去某人会怎样都有所了解。如果我们已经失去过。
相关阅读: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n/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