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两性 >

藏在箱底的秘密性史(作者曹寇)(2)

2012-10-13 
本书是一部通俗易懂、涉笔成趣、视野独特,能让人一口气读完的两性文化史。内容涉及《诗经》、《易经》、五行阴阳学说、儒释道、房中术、春宫图等等。试图从古史旧籍、房中秘书勾勒自先秦至清朝跨越几千年的中国人的两性文化发展、社会民俗民情及政治面貌。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藏在箱底的秘密性史(作者曹寇) 去商家看看
藏在箱底的秘密性史(作者曹寇) 去商家看看


7.说到受益,还能具体谈谈吗?因为我觉得,很多读者拿到此书,会先从简介以及这篇访谈类似的部分看起,先讲讲读你这本书都会有哪些方面的受益吧。
答:这一点也应因人而异吧,我也不敢有什么保证,我所能说的是,它会是一本“爱好者”的书。对性爱问题有爱好的,就不用说了。爱好历史的,可以从中看到历史风云的变幻;爱好文学的,可以得到香艳的审美。对英雄美人才子佳人有兴趣的痴男怨女也能看到他们的前生今世……

8.你说到高中文化的成年人,读这本书真的不需要其他基础吗?比如有一定性经验的成年、对房事有所了解甚至精通的人,才可能读出这本书的趣味。
答:高中文化的成年人,是个心智问题,也不能一概而论,基础就是有阅读能力且心智正常。“成年人”可能是必须的。至于读者是否有性经验,与本书无关,没有性经验,也将不是阅读障碍。当然,话也可以这么说,虽然本书不是性爱方面的教科书,无性经验者或许能从古人那里受教,热衷于房事之徒或许也能通过本书获得古人的警戒和指点。
9.记得费里尼的电影里有一个风流成性的才子曾说过一句话,大意是,我的性经验是我的,不一定会成为你的。就是说在性事上,很难传达出一种“普世”感受,那么你这本书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答:这本书是叙述中国古代性爱史,或者说是两性关系史,性事及其感受,并非本书叙述重点,即便出现,也力图低调。正如你所言,这些都是个中人的感受,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则。不过,健康的性爱本身肯定是普世价值之一。

10.除了在书中讲故事,你还想告诉读者什么呢?
答:我不想告诉读者任何道理,我更希望写作和阅读本身只是一项互动的学习行为。但囿于“文以载道”这个不可避免的指涉性质,写完之后我自己也读了几遍,读后感是:中国古代性观念在先秦较为宽松,西汉以后,尤其是儒家思想成为行为准则之后,性观念越到后来越紧,到了清代,紧到了极限,于是这条松紧带就崩断了。或许是某种巧合,中国古代史也与此同时随着帝国的崩溃而结束了,有如某种注定的宿命。不过,值得提请注意的是,这条松紧带没有如此简单,不可一概而论。数千年来,在性事上,制度和现实、宫廷和民间、言和行,中国人总是存在严重的分裂现象,道学家并不能阻止后宫的淫乱,贞节牌坊也无法终结妓女和嫖客的买卖。此外,中国的乱世往往是性活动相当活跃的时期,而所谓治世,性活动则沉闷而扭曲。
11.看来这本书你还远远没有“完成”,是不是有继续下去的打算?
答:决定权在读者——也就是市场手里。作为一名“科普工作者”与作为一名小说家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小说家可以为小众以至自己而写作,科普工作者必须要面向大众。大家不爱看,不想看了,都懂了,你还啰嗦来啰嗦去浪费纸张油墨干嘛呢?这也是道德吧。

12.刚才说到痛心和惋惜,能不能再具体谈谈哪位人物让你特别动情?或者说透过这些让你动情的历史或虚构中的人物,你有什么感触吗?
答:痛心和惋惜是一种历史情怀了,与本书关系不大,不过还是值得一说的。比如“四大美女”之类的女人,我称他们为“政治宠物”,这些女人不断被男人们使用,而且得心应手,她们个人的情感和想法从来没有得到过重视,而且也不见于文字记录。她们确实只是“顺手的工具”而已。还有个唐代的鱼玄机,本是良家子女,也正是男人的始乱终弃以及女人的妒忌,使她成为了唐代艺妓制度之下“体制外的艺妓”。她才华横溢、貌美如花,但就是这样一个柔弱的女人,最终却也因为男人的不忠和对同性的妒忌杀了人,而且犯罪现场极端血腥,最后被判斩首。她的悲剧一生让人仿佛领悟了什么叫宿命什么叫哀伤。

13.这本书还有几段取材于历史故事或传说的篇章,比如“白蛇传”、“孟姜女”,写的活色生香,比那些所谓的“重塑经典”的翻版写作牛逼多了,虽然笔墨不多,但“科普”、趣味,以及你自己的写作风格,都可以从中见到,有没有兴趣或者打算,再就此多写点?
答:我对民间故事情有独钟,以前作为小说题材写过一批。我曾就孟姜女的故事写过篇《朝什么方向走都是砖头》的小说,是以万喜良的口吻写的。万喜良被砌进了城墙里,孟姜女来送寒衣,大哭,“我”被她的哭声惊动,感到不安和羞愧,想出来与她相会,抚慰她颤抖的脊背,但是,“我”在长城内部无论怎么走都是砖头。在我看来,悲剧莫过于此。
此类故事,我还会写的,因为我的本职是写小说嘛。并且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让我获得了许多类似的题材。
14.最后问一个问题,作为这本性文化史专著的作者,能不能“私下”谈谈你自己本人对书中介绍的哪个部分最有兴趣?
答:我对唐宋较有兴趣,不仅因为这两个朝代“故事”多,还因为那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时期。宋以前为中古,比如唐代,宫廷和民间的思想观念与宋代之后有极大不同。体现在性观念上,具体为两个朝代的衣饰,前者袒露,后者收紧。正是宋代的程朱理学才形成了迄今仍深入骨髓的国民性格;也正是理学的要求,才形成了我们的性传统,并在这一百年间成为不断革命的对象。

(采访人:朱白,《南都周刊》编辑记者)

文摘

第四章三国魏晋南北朝:分裂和混乱中的性多元
《抱朴子》:除了性交还有乳汁
西汉末年的篡位者王莽,也是一位迷信通过不断地和女人交媾能够采补元气的人。因为篡来的皇位是非法的,他的底气很不足,所以在他看来,增强自己的“气数”,才能提升自己的权威,从而巩固皇权,大量交媾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东汉末年,因一连出现了好几个幼主,权力于是落入了宫廷女人之手。在安帝时,他的乳母居然也掌握了权力。这个乳母的女儿是个淫妇,一时扰乱宫廷,在宦官的协助下,这对母女完全操纵了皇权。
汉代以至魏晋,宫廷女人获得的权势,又无不转移到了她们娘家人的手中,所以外戚干政是那个时代的特点。王莽篡位就是外戚干政的结果。
此外,我们提到了宦官。与汉代皇帝的双性恋有关,宦官在那时举足轻重,可以赐爵封侯,拥有巨大的权力。到了汉末,宦官干政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在内廷宦官和外戚的作用下,汉王朝的统治被迅速削弱,在黄巾起义的巨大声浪中,曾经强大的汉帝国彻底崩溃了。
黄巾军和汉代皇室的宗教信仰其实是一样的,都尊奉道教。刚开始,黄巾只是民间的一个宗教组织,对房中术和采补术有极大的热情。据说黄巾军有一本秘书,就叫《黄书》,其中有句话叫:“开朱门,进玉柱,阳思阴母曰如玉,阴思阳父手摩足。”显然,也是性交论述。
不过从官方来看,黄巾军的道教无异于邪教。也就是说,官方反对他们的性活动,认为他们“伤风败俗”。他们只好揭竿而起,推翻汉朝了。
《抱朴子》是东晋人葛洪的著作。这是一部讲道家理论和具体修炼方法的书,也顺便记录那个时代的社会习俗和生活方式。这本书清楚地告诉我们,在那个时代,自汉代对道教房中术的推崇以来,到了东晋,不仅道家对房中术有极大热情,普通民众也积极参与。所以,房中术在那时被夸大了作用。在许多人看来,房中术不仅可以使人得道成仙,还可以包治百病、延年益寿,此外还可以借此交到好运。到了后来,房中术还被认为可以让官员升职,让商人获利……一时江湖上尽是骗子和妖道。
葛洪对此很不满,对那些败坏道家形象的骗子十分恼怒。他说:

此皆巫书妖妄过差之言,由于好事增加润色,至令失实。或亦奸伪造作虚妄,以欺诳世人,隐藏端绪,以求奉事,招集弟子,以规世利耳。夫阴阳之术,高可以治小疾,次可以免虚耗而已。其理自有极,安能致神仙而却祸致福乎?
葛洪只承认房中术可以治疗小病,别的都不太买账。他认为,男女不能不性交,否则会因阴阳不调而导致疾病。但要控制情欲。纵欲过度,不仅不能延年益寿,反而有损阳寿。关键在于要学习真正的房中术。
得道成仙,房中术仅仅是一个方法而已。他提到黄帝当年升天的事。据说和黄帝一同升天的还有一千两百名美女。葛洪说,俗人大概因此认为黄帝是通过和那一千二百个美女性交才得道成仙的,其实不是,“黄帝於荆山之下,鼎湖之上,飞九丹成,乃乘龙登天也”,其修炼是很艰苦的。对于性交,葛洪认为,掌握了道家的房中术,黄帝和一千两百个美女性交也没什么,多多益善。如果不懂房中术,一两个美女就能要了你的命。
关于房中术的书那么多,究竟哪一本最好呢?葛洪认为,大多数房中书写得低劣、啰嗦、烦杂和谬误百出,不能指导人们的性生活,只有《彭祖经》是最好的。
彭祖,是传说中的养生家。对采补之术十分在行,善烹饪,懂交媾,前后娶了一百多个妻子,活了八百岁。他的形象后来被描绘成年画中那个拄着拐杖,手托仙桃的老寿星。
对于葛洪个人来说,他更喜欢炼丹。而房中术,他除了学习《彭祖经》,还有自己的一大发明。他认为,通过性交来采补看不见摸不着的元气,不如吮吸女人的乳汁来得实在。他还举例说明,汉代丞相张苍,就是因为吮吸女人的乳汁活了二百八十岁。这些夸张的记述,当然是荒诞不经的。
查史书寻找张苍其人,此人在秦代做过御史,后来在汉代任职,历经四朝,一直活到汉景帝时代,是贾谊的老师。他的年龄被虚构到这个地步,除了在于他经历的朝代多之外,还在于他的博学,在历法、数学等方面造诣很高,《九章算术》就是经他手定稿的。不过,他的来历和去向,人们普遍不是很清楚。也许,他还活着,在虚妄的传说中。

相关阅读:

番外篇影子镇:萝铃的魔力(作者陈柳环)

夏有志作品:七个人的偶遇(作者夏有志)

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白壳艇(作者李有干) 

新东方·GRE词汇逆序记忆小词典 [平装]

经典美国英语口语辞典 [平装]

儿童英汉百科图解词典 [精装]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n/book/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