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社科 >

文明的圣树:哈尼梯田

2010-04-23 
基本信息·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页码:137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6月 ·ISBN:7207065744 ·条形码:978720706574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文明的圣树:哈尼梯田 去商家看看
文明的圣树:哈尼梯田 去商家看看

 文明的圣树:哈尼梯田


基本信息·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页码:137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6月
·ISBN:7207065744
·条形码:978720706574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中国民间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推介丛书

编辑推荐 元阳哈尼族梯田从古至今始终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大系统,它是哈尼族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根本。本书全面描述了哈尼梯田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且从神林文化、神圣家族、迁徙历史、原声歌唱等侧面展现了梯田文明的灿烂文化。
目录
代序
第一章 梯田文明篇
第一节 把梯田挖到世界上去的人们
第二节 哈尼人——天神之子
第三节 中国的第一块梯田
第四节 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生态系统
……
文摘 书摘
哈尼人称自己是“摩咪然哩”,即“天神的儿子”。这句带有神秘意味
的话不仅透露出一个民族的骄傲,还包含着哈尼人对以天神为代表的大自然
的依赖和眷恋,也包含着对哈尼人何以能创造出梯田奇观的解答。
梯田,无论古今,构成它的要素首先是丰沛的水源,无水不成田。其次
是山,没有雄伟高峻的大山,开不出天梯般的、万亩连片的大梯田。然后是
海拔和温度,水稻通常只能成活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温热地带。有了这些,
才会有壮观的梯田。
元阳县有得天独厚的开垦梯田的自然条件。这里山高谷深、沟壑纵横,
茫茫哀牢山群峰迭峦,在亿万年间被红河、藤条江水系深度切割,呈现中部
突起、两侧低下的“V”型发育,从高山峻岭到江边河坝落差极大。境内最
低点小河口海拔1 44米,最高点观音山白岩子2939 6米,在一个多小时车程
中,垂直上升了2795.6米。小区域的巨大海拔落差造成了突出的立体气候,
河坝区年均气温25摄氏度,高山区年均气温11.6摄氏度,两区年均温差13.4
摄氏度,同样在一个小时车程内要经过热带、温带到寒带的变化,这就是人
们常说的“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河坝区的常年高温把流经境内的红
河、藤条江水系大幅度蒸发,巨量水蒸气随着热气团层层上升,在高山区受
到冷气团的压迫和冷却,形成终年缭绕的云雾,云雾再度冷却凝聚成雨水,
飘飘洒洒降落在高山区亘古以来的茫茫原始森林中,被森林吸收贮存,化为
无数溪泉、龙潭、瀑布,沿各山各岭的山箐沟壑潺潺流下,直到山脚注入江
河之中。千百年来,哀牢山区的大自然就做着如此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行,直
到哈尼人的到来。
哈尼族是来自中国西北青藏高原南下的诸羌和由西南北上的夷越融合而
成的民族,他们和彝、白、拉祜、傈僳、景颇等族的先民一样,数千年前曾
在青藏高原过着游牧生活,后因自然、社会的种种原因,不断迁徙到云南高
原。根据哈尼人的古歌和家谱记载,早在五六十代人以前(1200~1500年前)
哈尼人已经来到哀牢山。
哈尼人来到哀牢山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干山万岭中挖筑水渠,俗
称“大沟”。水是稻作民族的命脉,没有水,哈尼人无法开垦梯田。
他们最先在红河岸边光热条件极好的河坝地区定居,而且在此开出了不
少良田。但是,狭窄的河坝无法容纳大量迁徙而来的哈尼人,尤其这里离开
垦梯田所需的水源太远,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