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社科 >

云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

2010-04-11 
基本信息·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页码:40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9787105088034 ·条形码:978710508803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云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 去商家看看
云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 去商家看看

 云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


基本信息·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页码:40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9787105088034
·条形码:978710508803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

内容简介 《云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内容为:《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是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五,内容包括了20世纪50年代中央访问团收集的资料,全国人大民委、中央民委等组织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以及民族识别等工作所搜集到的资料,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各省、自治区陆续分别出版,全套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共有84种145本。这些资料集中记录了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基本情况,是民族研究和民族工作中的重要参考资料,受到了各方面的欢迎和好评。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问世以来,民族自治地方社会和文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各方面情况有了不少变化,为了进一步发挥这些历史调查资料的作用,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国家民委决定修订、再版《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并将其列为国家民委重点科研项目。
编辑推荐 《云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为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之一。
目录
武定县万德区万宗铺村彝族社会历史调查
第一部分万德区
一、概况
二、生产关系
第二部分慕莲土司地区
一、那氏土司世系及其家史
二、土司的辖区沿革
三、土司的封建统治
四、人民的反土司斗争
第三部分万宗铺村
一、概况
二、解放前夕的社会生产方式
第四部分环州地区各族人民反土司的斗争
一、土司的统治和剥削
二、反土司的斗争
三、反土司斗争的结果
楚雄县第六区力伯所乡大益居村彝族社会调查
一、楚雄哨区概况
二、大益居村解放前社会经济情况
三、生产关系
楚雄彝族丧葬风俗
楚雄彝族神话
一、开天辟地神话
二、人种起源神话
三、射日射月的神话
彝族农民战争领袖杞彩顺
彝族胡国秀传略
彝语古地名汇编





永仁县迤计厂彝族社会调查
一、生产力
二、生产关系
景东县彝族社会调查
一、族称、族源及传说
二、解放前的社会生产方式
三、解放前彝族人民所受的各种压迫剥削
四、彝族各支系的生活习俗与宗教信仰
巍山县举雄村彝族社会调查
一、土地的一般情况
二、生产力
三、生产关系
四、家庭、婚姻和生活习俗
巍山县土著居民问题
巍山县少数民族地名的调查
关于巍山县彝族打歌的考察
南诏统治者蒙氏家族属于彝族之新证
一、宗谱
二、灵台
三、巫画
南诏几个城址的调查
一、太和城
二、阳苴咩城
三、大厘城
四、龙口城
五、逵川城(“德源城”)
六、白崖城
结语
关于巍山南诏寺观的调查
关于蒙嶲诏的遗址问题
镇雄县塘房区凉水井乡和平沟下寨彝族社会调查
一、概况
二、解放前的社会生产力
三、解放前的社会生产关系
四、社会生活与文化及其演变
宣威县三区戛立乡长房村彝族社会调查
一、概况
二、解放前的社会生产力
三、解放前的社会生产关系
四、社会习俗与文化及其演变
巧家县车坪的调查
一、阶级关系的情况
二、关于车坪一带彝族的来历
永善县兴隆等乡社会历史调查
一、概况
二、解放前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三、上层建筑方面的情况
彝良梭戛乡彝族社会历史调查
一、概况
二、生产方式
三、生产关系
四、副业、畜牧业和商业
五、社会习俗与宗教信仰
路南圭山区彝族撒尼支社会历史调查
一、概况
二、生产力
三、生产关系
四、政治制度及其他
附:撒尼人的文学艺术
弥勒县西山区彝族阿细支社会调查
一、概况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三、政治制度及其他
阿细人(彝族支系)的文学艺术情况
元阳马街彝族社会调查
一、概况
二、经济结构
三、社会情况
江城县洛捷乡彝族社会调查
一、解放前社会经济情况
二、租佃、雇佣和借贷
三、民族关系
江城彝族的来源
江城山主的产生和演变
石屏县龙武水官冲寨彝族社会历史调查
一、水官冲大寨诸姓的来源问题
二、经济结构的一般情况
三、一般社会情况
易门县彝族情况调查
一、彝族的分布来源和迁徙
二、彝族的语言、习俗
三、解放前彝族地区社会经济的一些特点
彝族调查杂记
一、元阳彝族调查杂记
二、楚雄州彝族的支系
三、元江县彝族的习俗
四、峨山县彝族情况
五、新平、元江等地山苏支习俗
六、元江县青龙区山苏支情况
七、有关彝文和习俗的记载
八、西昌地区彝族习俗资料摘抄
明代彝族女土官史料初辑
乌蒙、乌撒、东川、镇雄女土官
乌蒙军民府女土官
乌撒军民府女土官
东川军民府女土官
镇雄土知府女土官
芒部军民府女土官
寻甸军民府女土官
马龙他郎甸女土官
武定军民府女土官
楚雄府女土官
盐井卫千户妻
云南驿女土官
陆凉州女土官
广西府师宗州女土官
阿迷州土官妻进京朝贡
鹤庆军民府女土官
永宁宣抚司女土官
顺州女土官
水西女土官
水西安氏叛服本末
普安州女土官
普安苗米鲁事略
建昌府女土官
后记
修订后记
……
序言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是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五,内容包括了20世纪50年代中央访问团收集的资料,全国人大民委、中央民委等组织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以及民族识别等工作所搜集到的资料,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各省、自治区陆续分别出版,全套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共有84种145本。这些资料集中记录了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基本情况,是民族研究和民族工作中的重要参考资料,受到了各方面的欢迎和好评。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问世以来,民族自治地方社会和文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各方面情况有了不少变化,为了进一步发挥这些历史调查资料的作用,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国家民委决定修订、再版《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并将其列为国家民委重点科研项目。
本次修订再版,在尊重史实,基本保持原貌,统一体例、版式的总原则下,主要是订正错误,并以修订注释的形式增补新的人口数据和地方行政隶属的变化情况。另外,原书中统计数据存在的问题较多,但因无资料可查核,部分只能保持原貌,仅供参考。《崩龙族社会历史调查》、《新疆牧区社会历史调查》不再单独出版。新增《吉林省朝鲜族社会历史调查》、《土家族社会历史调查》、《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藏族纳西族社会历史调查》、《广东海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汇编》4本。修订本合计为86种147本。
文摘 插图:


关于巍山县①彝族打歌的考察
1980年4月底,笔者到大理白族自治州进行民族调查,正值“三月街”期间,观看了全州农民业余调演。演出的节目中,有来自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和南涧彝族自治县的打歌,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1984年5月,我再次到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在马鞍山区青云乡②观看了彝族群众的打歌场面。当地干部、群众向笔者介绍了有关彝族打歌情况。现将调查材料整理在一起,并结合文献记载,对打歌的历史作一初步的考察。
打歌,是一种边唱边跳的集体歌舞,是巍山彝族最喜爱的传统歌舞形式。居住在巍山等地的彝族一个支系自称“腊鲁巴”(larlolphal),有时自称“密撒巴”(mirsavpal)。解放前,他们又被称为“蒙化”或“土族”,因而过去巍山彝族打歌又叫“土族打歌”。这部分彝族的语言称打歌为“锷库开”,“锷库”是唱,“开”是“跳”,打歌即是又唱又跳之意。打歌在云南彝族中普遍流行,南涧无量公社叫“跳歌”,楚雄彝族自治州叫“打跳”,牟定彝族叫“跳脚”,还有的地区称为“跳笙”。滇东路南彝族自治县和弥勒等地彝族支系撒尼、阿细的“跳月”,也是打歌的一种形式。
打歌是一种地区性歌舞活动,除彝族外,其他民族也有,红河哈尼族叫“哕作”,意为唱歌跳舞。白族、拉祜族、傈僳族、苗族、瑶族中也普遍流行打歌。
各民族的打歌,以巍山彝族打歌的特点最鲜明,风格古朴,历史悠久。至今,巍宝山文昌宫文龙亭的桥墩墙壁上,还保留着一幅清代打歌壁画,壁画宽161厘米,高126厘米,彩绘在白灰墙上,已剥蚀得很厉害,但人物形象仍清晰可辨:一棵大松树下,30多人围成一圈,有男有女,中间3人,1人吹葫芦笙,1人吹笛,1人起舞,其形式与今日巍山彝族打歌完全一样。
后记 《云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一册,由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是民族研究和民族工作的重要参考。
本册由中央民族大学邵献书负责修订。原书之成,已在原书“后记”中说明,至今已逾廿载,如果算上当年调查、整理、编辑,则为时更久。期间,有些情况已有变化,如地名等,加之过去有关同志的一些疏漏,如错别字等。为此,为保存这部有用的资料,有必要在今天予以修订,但可能尚存不妥之处,祈望方家不吝赐教。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