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沙变化研究(第1卷)(上下册)
基本信息·出版社:黄河水利出版社 ·页码:1023 页 ·出版日期:2002年09月 ·ISBN:7806215697 ·条形码:978780621569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黄河水沙变化研究(第1卷)(上下册) |
 |
|
 |
黄河水沙变化研究(第1卷)(上下册) |
 |

基本信息·出版社:黄河水利出版社
·页码:1023 页
·出版日期:2002年09月
·ISBN:7806215697
·条形码:978780621569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套装数量:2
内容简介 《黄河水沙变化研究(第一卷)(上下册)》是水利部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黄河水沙变化研究基金会组织2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历时近10年研究的系列成果。全书为两卷3册。第一卷是第期研究成果,主要介绍黄河水沙变化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变化的原因,研究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本卷共包括60个专题研究报告,涉及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本卷共包括60个专题研究报告,涉及黄河水沙主要来源区的大、中支流,研究成果系统全面。读者对象:水利系统科技人员,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
目录 序
黄河水沙变化研究基金会工作情况报告(代前言)
黄河水沙变化及其影响的综合分析报告(第一期)
黄河上游水沙变化及发展趋势的预测
黄河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水沙变化
泾、洛、渭河的水沙变化及发展趋势预测
黄河河龙区间与泾、洛、渭地区暴雨与产水、产沙关系的初步分析
黄河流域水沙变化对三门峡水库及下游河道的影响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减沙作用
黄河水资源利用引起的水沙变化
黄河水沙变化的成因分析方法
祖厉河流域水利水土保持措施对人黄水沙变化的影响及
发展趋势研究
黄河中游河口镇一龙门区间降雨、径流、泥沙变化分析
水利水保措施对入黄泥沙、径流影响分析计算
黄河上游修建大型水库后兰州至河口镇河段河道冲淤特性及其
变化趋势预测
黄河上游水沙变化及宁、蒙河段河道冲淤演变分析
刘家峡水库运用对黄河下游河道冲淤影响的分析
湟水、大通河流域水沙变化的初步研究
洮河水沙变化及发展趋势预测
清水河流域水沙变化及发展趋势预测
黄河流域风沙活动及其对黄河上游河道的影响
兰州一河口镇未计算区及内蒙古十大孔兑区水沙变化
“89·7·21”十大孔兑区洪水泥沙淤堵黄河分析
浑河流域水沙变化分析及其预测
偏关河流域水沙变化分析及其预测
朱家川流域水沙变化分析及其预测
县川河流域水沙变化分析及其预测
皇甫川流域水沙变化趋势分析
孤山川流域水沙变化预估
窟野河水沙变化趋势初步分析
秃尾河水沙变化分析
神府东胜煤田开发对水沙变化影响的研究
三川河水沙变化原因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蔚汾河水沙变化原因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岚漪河水沙变化原因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湫水河水沙变化趋势分析
延河水沙变化的分析研究
清涧河水沙变化的分析研究
无定河水沙变化的分析研究
无定河流域水沙变化及其发展趋势预测研究
延河水沙变化及其发展趋势预测研究
无定河流域水库淤积调查及其初步分析
汾河流域水沙变化成因分析和预测研究
黄河、渭河、汾河、北洛河粗细泥沙来源及汇流区河道分组泥沙冲淤规律
渭河(咸阳以上)水沙变化情况及分析
泾河流域水沙变化分析研究
北洛河水沙变化趋势的研究
黄河高含沙水流的阻力特性与输移计算
黄河水沙变化对河口演变的影响
黄河下游河床变形长期预测数学模型初步研究
黄河下游河床演变准二维数学模型的研究
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悬移质输沙过程的推求
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暴雨产沙模型的研究
黄土丘陵沟壑区降雨径流及输沙率过程预报模型的研讨
黄河多沙支流河道的输沙模型
无定河流域坝地淤积形态及其拦泥参数的研究
黄河中游区水、沙变化原因分析及预测
黄河中游地区流域产沙输沙计算方法探讨
流域超渗一蓄满兼容产流模型的研究
径流泥沙的成因分割估算模式
无定河水沙变化、水文法计算对比分析
黄河流域实用水沙基本资料数据库系统
夏季风活动与黄河中游暴雨洪水泥沙分析
……
序言 黄河的严重水旱灾害和黄土高原惊人的水土流失是举世闻名的,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心腹大患。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黄河流域的治理开发中,虽取得一定成绩,也有过严重失误。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对治黄的认识逐步提高,治理开发也取得明显进展。目前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程度在我国各大江河中都是比较高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和下游防洪建设也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但是,随着治理开发的进程,黄河的水量和沙量都在减少,特别是80年代减少的幅度较大,在新情况下又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为此,在1 987年成立了黄河水沙变化研究基金,要求从实际出发,研究水沙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研究中既要重视过去长期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又要不受过去观念的束缚,重视新生事物的出现,比较客观地和超脱地研究问题,为治黄宏观决策及时提供重要的信息和依据。五年来,通过参与此项工作众多同志的努力,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对于黄河水沙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有了一定的认识。初步认为,近年来黄河水沙减少的原因,除了气候因素外,人类活动也起了重要作用,可以说水沙变化是黄河治理开发的必然结果,我们必须了解和掌握黄河水沙变化的基本情况和基本规律,使今后的水量和沙量变化尽量向有利的方面发展,尽量减少其不利影响。对于研究中的某些问题和结论,各方面的认识和意见还不一致,这是正常也是可喜的现象。黄河问题很复杂,各种变化还在不断发生和发展,研究时广开思路,从各种角度来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将有利于下阶段的工作。黄河的水沙运行机制和变化受自然条件和人工控制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已做工作比较偏重于局部性和专题性的研究,全面的和系统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还做得不够,今后应该加强这方面工作,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各种先进手段,如遥感、遥测技术等。使黄河治理开发研究工作取得更大的进展。
文摘 (三)水沙变化计算方法综述
1.干流水库调节作用
黄河干流控制性水库按其任务和运用方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①多年调节水库,如龙羊峡水库,上游来沙全部拦在库内;②年调节水库,例如刘家峡水库,其来沙一部分拦在库内,一部分排出库外;③蓄清排浑控制运用水库,如改建后的三门峡水库,其来沙基本排出库外。大型水库调蓄引起的进库和出库流量和沙量的变化以及库内淤积量,一般都有完整的记录,对于下游河道冲淤的影响需要与下游支流来水来沙和灌溉引水引沙结合在一起计算。水库本身拦截泥沙对下游河道减淤有利,而削减洪峰并减少汛期下泄水量则对下游河道减淤不利。
2.灌溉减水减沙量计算
本报告中黄河上中游各主要断面以上灌溉耗水量采用黄委会设计院的调查和分析计算成果,其中80年代后期因未取得资料进行插补和延长。灌溉耗水量已扣除了回归水量。灌溉减沙量则是根据引水量和含沙量推算的,虽然不太精确,但各家分析计算结果大同小异,且灌溉引沙量在总减沙量中的比重很小,影响不大。
3.支流治理减水减沙计算
黄河中游尤其是河龙区间各主要产沙支流治理后的减水减沙效益是本阶段水沙变化计算的重点。计算方法主要采用水文法和水保法两种,对两种计算成果相互验证。至于利用数学模型计算降雨产水产沙,目前只能在小流域面积进行试点,对于较大支流和地区来说,由于涉及的变动因素太多,尚在探索阶段。
1)水文法
根据分析,黄土高原的产沙量主要是由暴雨造成的。暴雨产水产沙关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的下垫面条件下,汛期有效雨量、雨强和产流方式(超渗产流或蓄满产流)是基本因素,河床冲淤(包括高含沙量水流造成的揭河底冲刷)、干支流相互顶托或倒灌以及水毁工程(主要是淤地坝垮坝)是在特殊情况下的附加因素。水文法即是利用水利水保工程明显生效前(本阶段规定1969年年底以前)的降雨、洪水和泥沙实测资料,建立降雨产水产沙的经验关系式,以此关系式用70年代和80年代的降雨资料,计算下垫面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应产生的水量和沙量,称之谓计算水量和计算沙量,即天然水量和沙量。计算水沙量和实测水沙量之差即是由于下垫面情况改变,即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影响。计算水沙量和50~60年代水沙量(作为基准期)之差,即是由降雨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在各支流水沙变化研究报告中采用了几种不同的统计和计算方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3种:①周明衍、张胜利的降雨指标法,即用各年最大1日雨量、最大30日雨量,汛期(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