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法国结社观念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页码:26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807455489/9787807455486 ·条形码:9787807455486 ·版本:第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近代法国结社观念 |
 |
|
 |
近代法国结社观念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页码:26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807455489/9787807455486
·条形码:978780745548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西方思想文化新视野》丛书
内容简介 《近代法国结社观念》是《西方思想文化新视野丛书》之一的《近代法国结社观念》,书中具体包括了:社会契约理论与政治个人主义、“看不见的手”与市场个人主义、启蒙哲学家对团体主义的批判、大革命批判和结社自由的观念等内容。《近代法国结社观念》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编辑推荐 《近代法国结社观念》是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序
导论
1.市民社会理论视野中的结社自由
2.近代法国长期反结社的现象剖析
3.法国结社观念及其历史研究现状
第一章 个人主义的兴起与旧制度的崩溃
第一节 个人主义的反团体倾向
1.社会契约理论与政治个人主义
2.“看不见的手”与市场个人主义
第二节 波旁王朝的合法性危机
1.绝对主义与团体主义的矛盾
2.启蒙哲学家对团体主义的批判
第二章 法国大革命与结社自由的困境
第一节 革命个人主义与反结社的禁令
1.个人社会的降世——《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
2.个人社会的统治——西耶斯论代议制政府
3.个人社会的天敌——制宪议会与反中间团体的立法
第二节 革命的结束与反结社倾向的强化
1.雅各宾专政的悖论
2.共和国的倾覆与刑法第291条
第三章 大革命批判和结社自由的观念
第一节 针对个人主义的替代方案
1.团体主义的逆流
2.社会主义的出现
第二节 针对个人主义的诊治方案
1.贡斯当论现代人的自由
2.空论派论理性主权
3.托克维尔论结社自由
第四章 世俗化运动和结社道路之争
第一节 天主教的复兴与教权主义的发展
1.社会天主教与重建行会的努力
2.利奥十三世与归顺运动的失败
第二节 世俗化与修会问题
1.世俗化与共和国
2.修会问题与结社道路的选择
第五章 瓦尔德克-卢梭与结社立法
第一节 德雷福斯事件与法国政治的转折
1.“军刀与祭台”的联盟
2.“保卫共和”的政府
第二节 瓦尔德克-卢梭的结社观念
1.1884年工会法的出台
2.社团与修会的区分
3.1899年结社草案
第六章 1901年结社法的出台与执行
第一节 1901年结社法的议会辩论
1.普通法之下的社团
2.普通法之外的修会
3.修会学校与教育自由
第二节 1901年结社法的执行
1.1902年的立法选举
2.孔勃政府的反教权
结语
附录 近代法国历史上重要的结社法律、法令与草案
1.1791年6月14日法律(列沙白里哀法)
2.1810年刑法典第291-294条
3.1834年4月10日法律
4.1848年宪法第8条
5.1848年7月28日法令的第13条
6.1852年3月25日法令
7.1884年3月21日创建行业工会的法律
8.1899年11月14日瓦尔德克-卢梭的结社草案
9.1901年7月1日结社法
参考文献
1.基本史料
2.外文著作
3.西文论文与报刊
4.译著与中文著作
后记
……
序言 在现代社会政治生活中,结社活动是一个带有核心意义的大问题。某种意义上甚至都可以这样说:一部现代政治民主化的历史,其实就是一个争取和合理实践公民结社权的过程。用托克维尔的话来说,就是:“在民主国家,结社的学问是一门主要的学问。其余一切学问的进展,都取决于这门学问的进展。”(语出《论美国的民主》)
所以,当乐启良提出他要围绕近代法国结社自由确立的问题来做他的博士论文时,作为他的导师我是满心欢喜的。当然同时也有些担心:政治上的事情,在法国一向都比在其他西方国家要复杂许多,而结社自由之确立这个关乎法国现代政治民主化成败的核心问题,更是错综迷离,牵涉面极广,其中不仅有法兰西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有无数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而且还涉及大量历史学、政治学、政治哲学、经济学和法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尤其是这个课题在国内还从来没人做过,在国外也属于学术前沿,而且基本上只是法国学者的特殊关注领域,作者必须从一部部法文学术专著啃起,接着还要阅读许多有关的原始史料,这工作对于第一外语为英语、法文作为二外才修了两三年的小乐来说,委实是太难了点。
文摘 不过,事与愿违。世俗化运动的兴起与蓬勃高涨,又加剧了天主教保守派与共和派之间的矛盾,双方在宗教修会(congregations religieux)是否可以被视为社团,是否应当适用“普通法”(loi commune)的问题上僵持不下,结社法案因此也成为其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仅就第三共和国参众两院提出的结社提案、草案以及相关报告的数量而言,我们便可以管窥世俗化对法国结社合法化进程的重大影响。1901年7月1日结社法颁布之前,人们曾经向议会提交了33个结社法提案。除了1899年瓦尔德克-卢梭的提案经过议会的修改与讨论,最终出台1901年结社法,以及1871年贝尔都德的报告和1882年茹尔·西蒙的报告得到简短讨论外,其他提案皆因为世俗化斗争或修会问题而被搁置。所以,努里松和罗桑瓦龙皆认为,反教权斗争和修会问题是结社法案屡屡流产的主要原因。
以上四种解释模式虽各有所长,但也有各自的缺陷。尽管它们分别可以阐明某个阶段或某个政权的反结社现象,但都不能为法国从禁止结社、宽容结社、肯定结社到鼓励结社的过程提供一种系统的解说。
笔者以为,无论是历史环境论、阶级对立论、公意政治文化论,还是世俗化论,都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从根本上说,近代法国在结社合法化的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皆肇始于个人主义或现代民主的内在紧张。现代民主的核心是个人权利原则,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个人主义。这是不可否认也无庸置疑的基本原则。但是,个人权利是什么?它与家庭、地方、风俗、历史、宗教、社会和国家有什么关系?由纯粹的个人或原子化的个人所构成的社会是否可能?对于这些问题,由于种族、出身、宗教信仰、语言文化以及性别的不同,人们会产生分歧、矛盾甚至冲突。所以,近代法国在法国大革命、世俗化等重大问题上的争论及其对结社合法化的影响,主要来源于民主原则本身的这种内在的矛盾性。
后记 从思想文化史的角度,以国际史学发展的新视野来探讨和开拓法国政治文化史,一直是我在北京大学读博士期间的努力方向。在撰写博士论文《法国人民争取结社自由的历程》的过程中,我便时时感到这种努力的难度,但通过这种努力而获得丰收的喜悦也是难以言表的。那时以来,笔者从结社与民主入手对法国政治文化史作了进一步的考察和研究,本书便是笔者多年来通过这种努力而获得的又一成果。它作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推出的《西方思想文化新视野》丛书之一种,即将呈现于广大读者的面前,欣喜之余,心中也不免产生某种莫名的忐忑。笔者并不是畏惧可能来自专家和读者的批评,而是为自己无法抗拒的原因不得不仓促成书而感到无奈和自责。然而,考虑到书稿未来可能的修改及其出版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当作一种纪念,心中也就释然了许多。
在本书撰写的过程中,笔者有幸得到了很多老师、学友和家人的支持,在这里谨向他们表达最诚挚的谢忱。
高毅教授是带领笔者进入法国史研究的授业恩师。他严谨的治学态度、谦谦的君子风度和自由的教育方法给笔者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对笔者博士论文的指导,他更是一丝不苟,对论文的选题、开题、写作和答辩层层把关。在本书即将出版之际,他又拨冗作序。此情此景,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