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网络远离网瘾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页码:224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 ·ISBN:7811182432/9787811182439 ·条形码:9787811182439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走近网络远离网瘾 |
 |
|
 |
走近网络远离网瘾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页码:224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
·ISBN:7811182432/9787811182439
·条形码:978781118243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怎样才能和“网瘾少年”和谐顺利地“接轨”呢?只有通过“网游”这个孩子痴迷的事物入手,你才能找到通往孩子心灵深幽之处的“曲径”,达到师生之间的“和谐”,接下来你才能引导那个迷途的孩子走回正道。
作者简介 孟素珍,笔名孟子悦,1987年毕业于中国煤炭经济学院管理信息专业,十年后,带着高校副教授职称辞职下海,办起电脑培训学校。最近四年多来,成功开办三十多期“做互联网时代优秀家长培训班”以及二十多期“不做网瘾少年”专题培训。培训中,以其从教二十多年对教育的热爱和技巧,引导学员走出了一条绿色健康的上网之路,带出的近1000名学生,没有一人陷入“网瘾”泥潭而不能自拔。
李人凤:一个13岁的初二男生,因为酷爱网络游戏而写作魔幻小说,后在孟老师的引导下,参与《走近网络,远离网瘾》一书的写作,很多案例是由这位13岁的少年观察孟老师的教学而记录下来的。如今的他是一名阳光、健康、自信的中学生,也是一名班干部。
媒体推荐 “网瘾很可怕,那就别让我们的孩子变成‘网瘾少年’--预防网瘾从今天开始;少女网恋更可怕,那父母就要为自己的女儿保驾护航--您应该怎么办呢?打开这本书,它会告诉您简单、易行,更关键是孩子能接受的办法!”
——家长推荐
孟老师从来不反对你玩网游,甚至还可以和你们一起在《征途》上PK一番,只是孟老师的“武功不高”,你可要手下留情。
——作者如是说
站在理性的高度看待网络游戏,玩的时候拿得起放得下,学会自我管理并接受家长的监督,才是远离网瘾的保障。
——曾经的“网瘛少年”如是说
编辑推荐 孩子上网吗?玩游戏吗?泡网吧吗?他,上瘾了吗?你,有办法吗?这里有给你们的办法,还有给你们的信心。《走近网络远离网瘾》是帮助上网成瘾孩子戒除网瘾的优秀读本,帮助家长走进孩子心灵的沟通手册。《走近网络远离网瘾》以理论和实例相结合的形式,讲述了网瘾给家庭、社会造成的深刻危害,以及应该如何帮助“网瘾少年”走回正道的方法。
目录 上篇 预防网瘾总动员
预防网瘾总动员
预防网瘾系列讲座之一:10岁以前的孩子和电脑游戏
预防网瘾系列讲座之二:11岁到14岁的孩子与网游
预防网瘾系列讲座之三:15岁到17岁的男孩和网游
预防网瘾系列讲座之四:15岁到17岁的男孩与网恋
预防网瘾系列讲座之五:18岁到19岁的男孩与网游
预防网瘾系列讲座之六:学习好的孩子与网游
预防网瘾系列讲座之七:避免堕入深度迷恋网游的泥潭
预防网瘾系列讲座之八:学习不好的孩子与网游
预防网瘾系列讲座之九:11岁到14岁的女孩和网恋
预防网瘾系列讲座之十:15岁到17岁的女孩和网恋
预防网瘾系列讲座之十一:18岁到20岁的女孩和网恋
“网瘾”临床病症的十个级别
中篇 走近网络,远离网瘾
百姓眼里的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
走近网络,远离网瘾
游戏之道,适可而止!
网络、网络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网络、网络我怕你——就像老鼠怕猫咪
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的宿命”论
下篇 互联网时代的素质教育
怎样做互联网时代80后、90后孩子的思想工作
爱和溺爱的较量——爱落荒而逃
互联网时代的挫折教育
教会孩子认错
教会孩子感恩
不要培养“啃老族”
“修理”贪得无厌的孩子
教孩子主动、有效地帮助自己和别人
教孩子爱读书
把儿子培养成互联网时代的“好男儿”
培养互联网时代的新好女孩
苦难的孩子成大器——写给农村困难家庭的学子
互联网时代“小精灵”的故事——献给留守天使
后记
……
文摘 15岁到17岁的男孩和网游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最难领导的了,曾经运转得非常有效的家法、家规又变成了一纸空文。
其实,这是上帝给我们最合理的安排了,因为对于多数的家庭,孩子到这个岁数上,父母正好是四十岁左右的不惑之年。惑:困惑,不明白,不惑自然是明白了。上帝安排你在最明白、最年富力强的时候来对付自己儿子最不好对付的年龄段--谢谢上帝的巧安排。
然而,当今互联网时代的中国父母多半都只有一个孩子,尽管已年届不惑,但仍然没有被这难缠的孩子折磨过的经验,所以,事态的发展也不容乐观--老子,被儿女治得无可奈何。
我们来看这对父子的争端。老爸给儿子进行道德教育,儿子不屑:“老爸你的教育早过时啦,现在我们的老师都说,我不指望你们将来成为啥英雄模范,只要都给我滚进大学去,不要影响我校的升学率和我的奖金。”“见鬼了,教育和奖金结了婚,能把孩子教育成什么!”爸爸叹息,继而忧国忧民,更为自己的后代担忧。
对于孩子,母亲的苦恼在于:我要走进你的心灵你不让,我敞开心扉让你走进你不进--互联网时代一个无奈母亲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