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史观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页码:16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7542627643/9787542627643 ·条形码:9787542627643 ·版本:第1版 ·装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人文史观 |
 |
|
 |
人文史观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页码:16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7542627643/9787542627643
·条形码:978754262764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一九二八至一九三一年间,作者不揣固陋,于优生及与优生相涉之事物,续有论列。兹因第一辑再版之便,就较长在六干言以上之各稿汇为第二辑,名之日《人文史观》,同时将第一辑易名为《优生概论》,俱所以示议论之重心所寄,非谓全书将专论优生或人文史观也。至一九三二年至一九三六年之一部分稿件,则汇为第三辑,日《民族特性与民族卫生》。三辑现皆归商务印书馆出版。
第二辑存稿凡十一篇。《文化的生物学观》、《人文史观与“人治”“法治”的调和论》、《奇尼教授之民族自然兴替观》三篇与总题关系最切。 《平等驳议》重申“物不齐”之常识,允为人文史观一部分之基础,故亦列入前数篇中。余各篇中,直接论优生者三,论家庭、婚姻、与妇女问题者二,论中华民族隆替之情势与因缘者亦二。《说“才丁两旺”》一篇,以一极寻常之民间信仰为出发点,而推论人口问题之两大方面,至今七八年,犹谬蒙友朋过当之奖饰,思之汗愧。《人文选择与中华民族》一篇则曾在平社中宣读。各篇自成单位,初不相谋,今为酌定次序,使部段稍有联络,首尾亦相呼应,读者当可不病其错落零乱焉。
作者简介 潘光旦,我国老一代著名的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民族学家和教育学家。字仲昂,江苏宝山县人。1899年8月13日生于宝山县罗店镇,1967年6月10日逝世于北京。1913年至1922年就读于北京清华学校。1922年至1926年留学美国,攻读生物学,研习遗传学、优生学,获学士、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至1934年,先后在上海光华、复旦等大学任教。1934年至1952年间任清华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曾担任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教务长、社会学系主任及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1952年调中央民族学院任教授。
编辑推荐 一代学术大师的思想精髓,中华民族胜衰荣辱的秘密。
元气的亏损,不是一朝一夕所/可恢复的。但至少我们应当了解,民族犹之个人,是可以病的,中华民族确乎是一个病态的民族;至少我们也应该设法,使现存的元气,不致再往下消沉。调养固然要紧,杀菌也固然要紧,尤其是在这个当儿,但是明白自己的体气,似乎更是一个先决的问题。世间无金刚不坏之身,个人如此,全部民族也是如此。中华民族,据一部分的人类学者的见解,是世界各民族中比较最后演化的一个,论理在体力智力上也应当是最进步的,在历史里确也有过几度的发扬光大;但何以到了今日,外御之来,竟不能多所激发;人家处心积虑的谋我,我却一筹莫展的待毙;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潘光旦
目录 文化的生物学观(一九三O)
人文史观与“人治”“法治”的调和论(一九三一)
意国奇尼教授之民族自然兴替观(一九三一)
平等驳议(一九二八)
说“才丁两旺”(一九二九)
优生与文化(一九二九)
优生婚姻与法律(一九三一)
姓、婚姻、家庭的存废问题(一九三O)
妇女解放新论(一九三一)
民族元气篇(一九三一)
一 论元气的一般斫丧
二 鲍蒂思教授的华人智力观
人文选择与中华民族(一九三O)
附录: “东省汉族殖民品质之研究”征求案
……
文摘 文化的生物观
社会学家和文化学家的确把演化的过程看作一条梯子,或是一座塔,或金字塔,可以历级而升,走到文化现象的时候,我们就到了塔尖了。
这座塔一起有五层,下面的级层产生上面的级层,产生的那个手续就叫做演化。越下的级层越基本,地盘越大;越上的级层,依靠以为根据的级层越多,在现象界里所占的部分却越小。这种种是略知社会科学的人的常识,无须多说。
什么叫做“文化的生物学观”?就是站在生物学的立脚点来观察文化,观察的结果,自然不能不继以解释。所以普通所谓这个观那个观的“观”字,原来兼具“观察”与“解释”两重意义,而解释似乎更加重要。
什么是解释?哲学与玄学的解释是一种。科学的解释又是一种。科学家的解释说起来很单纯。原来他只会把甲批的现象来做乙批的现象的注脚;注清楚了就算解释清楚了。所谓甲批乙批又逃不出刚才所说那个金字塔的范围,所谓“批”又往往就是塔上的级层。最普通的自然是拿下一级层或数级层的现象来解释在它们上面的一级,例如以理化现象解释有机现象,或以二者共同来解释心理现象。反是,在上级层里的现象也未始不可以拿来解释在下级层里的现象,因为演化的过程既经走遍了这几个级层,而各级层又同时存在,它们中间包括现象自然不免来复的相互的发生影响。例如文化现象也可以引来解释心理现象,心理现象也可以引来解释有机现象。此外同级的现象也有其前因后果的关系,所以彼此也可以引作解释之用。例如理化现象就不能不在同级的现象中自寻解释,因为我们假定它们的级层是最基础的级层了。最近几年来在别的级层里也有“自谋解释”的运动,例如行为主义派的对于心理现象与文化学派的对于文化现象。他们认为这种“自谋”的“不求人”的解释是最科学的。这种见解和毅力我们不能不佩服。但是我们要记得宇宙间的现象原是错综的绵续的,级层原是人类为便于了解起见的一种看法,并不是现象界真有什么划分的领域。要比较圆满的解释一种现象,要比较完全指出它的因缘来,势不能不多方的顾到,不宜局守一隅。
文化现象演化出得最迟,所以它所凭借的因子也最多最复杂,比较最接近的是社会因子,、次为心理的,再次为有机的或生物的,最疏远的是理化的因子了。这种种因子都可以引来解释文化;再加上文化现象自身的解释;这种综合的解释才算比较圆满。完全按照上文金字塔的说法,“文化的……观”至少可以有五种。但目下学问界所流行的实在可以归纳为三种,一是文化的地理观或自然环境观,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