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页码:30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N:7811350572/9787811350579 ·条形码:9787811350579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大学生就业指导 |
 |
|
 |
大学生就业指导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页码:30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N:7811350572/9787811350579
·条形码:978781135057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所有高校都必须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但是,在实践中,要找一本适合的教材却非常不容易。为此,我们组织了一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并且担任该门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一起编写了这本教材。《大学生就业指导》内容包括: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自我认识;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分析与职业胜任;就业观念与求职策略;求职资料准备;求职面试准备等。
目录 前言
1 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
1.1 青年就业特别是青年体面就业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1.1.1 青年失业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
1.1.2 就业歧视及贫困问题仍然存在
1.1.3 推进体面就业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行动
1.2 青年就业是我国就业的难点之
1.2.1 青年就业是我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就业的难点之一
1.2.2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在短期内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
1.3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1.3.1 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供求错位
1.3.2 就业学生地区选择过于集中
1.3.3 高校专业设置雷同,出现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1.3.4 不少毕业生的求职技巧存在缺陷
1.3.5 毕业生期望值与现实存在差距
1.4 当前国家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政策
1.4.1 相关法律的颁布实施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好的外部环境
1.4.2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1.4.3 适时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1.4.4 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实行鼓励和优惠政策
附录: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
2 自我认识
2.1 选我所爱——自我兴趣探索
2.1.1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
2.1.2 职业兴趣探索活动:降落兴趣岛
2.1.3 实例反馈
2.2 探我所适——自我性格类型探索
2.2.1 MBTI性格类型介绍
2.2.2 实例反馈
2.3 寻我所需——自我价值观探索
2.3.1 职业价值观——职业锚
2.3.2 探索自我价值需求活动:价值拍卖大会
2.4 做我所能——自我潜能及技能探索
2.4.1 能力与技能、潜能的关系
2.4.2 探索技能的活动:分享成功的喜悦
3 职业生涯规划
3.1 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3.2 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与步骤
3.2.1 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
3.2.2 职业牛涯规划的步骤
3.3 职业选择与决策
3.3.1 职业决策的含义
3.3.2 影响职业决策的因素
3.3.3 职业选择与发展理论
3.3.4 职业决策的过程
3.3.5 培养决策技能,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能力
附录:职业决策问卷(学生卷)
[小测试]气质的测量
[小游戏]画出我的生命线
4 工作分析与职业胜任
4.1 生涯人物访淡
4.1.1 概念
4.1.2 日的和意义
4.1.3 访谈程序
4.1.4 生涯人物访谈培训问答集锦
4.2 沟通能力训练
4.2.1 沟通的概念
4.2.2 沟通的功能
4.2.3 有效沟通的障碍
4.2.4 沟通的技巧
4.2.5 提高沟通能力的途径
4.2.6 沟通的禁忌
4.2.7 沟通能力训练
4.3 团队合作能力训练
4.3.1 团队合作的概念
4.3.2 团队合作的目的
4.3.3 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4.3.4 提高团队合作能力需要注意的事项
5 就业观念与求职策略
5.1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普遍存在的问题
5.1.1 从众的就业观念
5.1.2 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
5.1.3 过于理想化的就业观念
5.1.4 向别人要饭碗的观念
5.1.5 只肯去正规部门就业,不肯去非正规部门就业
5.2 根据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5.2.1 树立自主择业的观念
5.2.2 树立竞争就业的观念
5.2.3 树立“大众化就业”的观念
5.2.4 树立“先生存,后发展”的就业观
5.2.5 树立动态的“终身”择业观
5.2.6 树立创业即就业的观念
5.2.7 树立多渠道就业的多元就业观
5.3 求职策略
5.3.1 正确认识自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5.3.2 应对市场需求,提高综合素质
5.3.3 精心准备,瞄准目标,主动出击
5.3.4 适度包装,凸显气质,注重打造第一印象
5.3.5 善于利用资源,主动推销
5.3.6 善抓机遇,应对拒绝,以智慧取胜
5.4 警惕就业陷阱
5.4.1 招聘陷阱
5.4.2 协议陷阱
5.4.3 试用期陷阱
5.4.4 智力陷阱
5.4.5 劳务陷阱
附录:广州市职工劳动合同范本
6 求职资料准备
6.1 求职信的撰写
6.1.1 求职信的作用
6.1.2 撰写求职信前的准备
6.1.3 求职信的撰写格式
6.1.4 求职信的撰写要求
6.1.5 中文求职信的参考例文
6.1.6 英文求职信的撰写方法
6.1.7 英文求职信的参考例文
6.2 个人简历的撰写
6.2.1 个人简历的内容
6.2.2 撰写个人简历的注意事项
6.2.3 中文简历的模板与参考例文
6.2.4 英文简历的撰写方法
6.2.5 英文简历的参考例文
6.2.6 求职信与个人简历的区别
6.3 推荐表的填写
6.3.1 推荐表的填写方法
6.3.2 填写推荐表的注意事项
6.4 求职资料的制作
6.4.1 封面设计
6.4.2 材料装订
7 求职面试准备
7.1 面试的基本类型和模式
7.1.1 个体面试
7.1.2 集体面试
7.2 面试前的准备
7.2.1 在面试前应做哪些准备
7.2.2 面试前后的过程
7.3 面试的技巧、策略、注意事项及问题
7.3.1 面试的技巧
7.3.2 面试策略——七项定律
7.3.3 面试时应注意的事项
7.3.4 面试时经常提到的问题及解析
7.4 面试的基本训练
7.4.1 面试中的望闻问切
7.4.2 实际能力运用
7.4.3 面试全过程准备案例
8 职业发展、创业与再就业
8.1 职业发展
8.1.1 就业初期的个人特征及容易出现的问题
8.1.2 就业初期的职业适应与组织化过程
8.1.3 就业初期的职业定向与职业发展
8.2 创业
8.2.1 创业对大学生的要求
8.2.2 市场调查
8.2.3 财务分析
8.3 再就业
8.3.1 失业、再就业
8.3.2 职业生涯中期危机
8.3.3 实现再就业的对策
参考文献
后记
……
序言 美国著名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在《致加西亚的信》一书中曾经有这么一段话:“年轻人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仅仅是聆听他人的种种指导,而更需要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那么,对于正在求学的广大青年学子来说,需要做的是什么呢?
下面这个故事可能会对我们有所启迪:
一位名叫希瓦勒的乡村邮递员,每天徒步奔走在各个村庄之间。有一天,他在崎岖的山路上被一块石头绊倒了。
他发现.绊倒他的那块石头样子十分奇特。他拾起那块石头,左看右看,有些爱不释手。
于是,他把那块石头放进自己的邮包里。村子里的人们看到他的邮包里除了信件之外,还有一块沉重的石头,都感到很奇怪.便好意地对他说:“把它扔了吧,你还要走那么多路,这可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他取出那块石头,炫耀地说:“你们看,有谁见过这样美丽的石头?”
人们都笑了:“这样的石头山上到处都是,够你捡一辈子!”
回到家里,希瓦勒突然产生一个念头,如果用这些美丽的石头建造一座城堡,那将是多么美丽啊!
于是,他每天在送信的途中都会去找几块好看的石头,不久.他便收集了一大堆。但离建造城堡的数量还相差很远。
文摘 1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
1.1青年就业特别是青年体面就业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1.1.1青年失业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2004年全球青年就业趋势》,2003年全球青年失业率为14.4%,青年失业总数在2003年之前的10年中增加了26.8%。青年人仅占工作年龄人口的25%,但2003年青年失业人口却占全球1.86亿失业人口的47%。全世界青年人口在2003年以前的10年中以10.5%的速度增长,2003年超过了11亿,而青年的就业率却仅以0.2%的速度增长。2003年,世界上每两个能够工作的青年中只有不到一人被雇用,全球青年失业率是全球成年人失业率的3.5倍。而且,这种趋势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观。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青年失业人数从1994年的7080万上升到2004年的8570万,占失业总数的45%。2005年,大约8500万青年陷于失业,占全世界失业总数的44%。如表1-1所示,2004年,全世界有将近一半的人仍然无法赚到足够的钱以使自己和家人跨越每天2美元的贫困线。估计在全世界5.35亿工作着的穷人中,青年约占20%。约1.06亿青年虽有工作但却生活在贫困家庭中,而家庭的收入每天不足人均1美元。还有数百万青年人置身于短期的、非自愿的、非全日制或临时的工作中,这种工作为他们提供的是微不足道的津贴和有限的晋升机会。而国际劳工组织于2006年发布的《全球青年就业趋势报告》显示,全球青年失业人数持续高速增长,失业率是中老人的2-3倍。
后记 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所有高校都必须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但是,在实践中,要找一本适合的教材却非常不容易。为此,我们组织了一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并且担任该门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一起编写了这本教材。
本教材由主编和副主编负责确定编写大纲,然后分工撰写。编写分工为,罗明忠:前言和第一章;姜荣萍:第二章;何小姬:第三章;李培祥:第四章;娄春晖、李秀颜:第五章;李夏妍:第六章;穆林:第七章;吴晓义:第八章。罗明忠教授负责统稿,汤耀平教授负责最后审稿。
在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和借鉴了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力求尽可能在注释和参考文献中予以标注,在此致以衷心感谢。本书的出版得到广东金融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余信红教授对本书的编写给予了毫无保留的支持。而暨南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也为本书倾注了大量心血,在此,一并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