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二年级作文 >

我和学生、家长共成长(上)作文

2019-03-27 
我和学生、家长共成长(上) 尊敬的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很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在咱们油田一小教师专业化成
 

我和学生、家长共成长(上)

 

尊敬的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在咱们油田一小教师专业化成长论坛上与大家一起交流我的教师专业化成长之路。今天我交流的主题是——我和学生、家长共成长。

谈起我的教师专业化成长之路,我不得不从我感触最深的一点谈起,那就是差点与教师这个职业失之交臂。

记得刚参加工作半年,学校就认命我为“校团总支书记”,让我管理我校所有的教师团员和初中四个年级的学生团员,从事起行政工作。离开了我热爱的三尺讲台,这对于喜爱站讲台,喜爱教书的我来说,是一种痛苦和折磨。两年里,我又是写辞职报告、又是找领导求情,都没有成功。情急之下,生平第一次学会“送礼”,为的就是能让我重返讲台。领导当然将我的“礼”拒之门外,笑着拍着我的肩膀说:“傻丫头,组织上有意培养你啊!”可我依然不领情,要求只要让我上讲台,团总支书记可以兼职,累点苦点我不怕。领导见我这么喜欢当老师,半年后,答应了我的请求,这一干就是八年。

失而复得的喜悦,让我分外珍惜,我便在三尺讲台上勤勤恳恳钻研、默默无闻奉献,挥洒着汗水,收获着成功。我先后荣获了局“十佳教学能手、十佳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在局里也讲了三次优质课,也都获得了一等奖;多篇论文获奖并发表……

接踵而来的各项荣誉,让我不免有些沾沾自喜、满足现状;一个人闭门造车、埋头苦干,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直至2006年9月,因工作关系调入了油田第一小学,突然间,我发觉教育的海洋很大很大,我渺小的就像海边的一粒沙。反思自己曾经走过的路,没有目标,随遇而安,只停留在了教书匠的层面;没有创新、没有特色,因此,自己的专业化成长的速度才那么缓慢。于是,我便开始虚心学习、认真思考,寻求着一条适合自己专业化快速成长的道路。

一、优秀的专业共同体,搭建了成长的平台;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一个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她所处的环境。学校这个共同体,为我搭建了成长的平台。

(一)、校长引领

一个学校的兴旺发达,必须有一个好的决策者。一个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校长的引领。当然,我就是在马校长的引领下,成长起来的。马校长认识到了博客在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重要性:

1、大会号召:

最初,马校长号召大家向侯长缨老师学习建立博客,我第一个被蛊惑,踏出了成长之路的第一步;

2、大会表扬:

马校长经常在全校的大会上表扬我们几个坚持写博的人,给了我无穷的动力;

3、开设论坛

开设了“教师专业化成长论坛”,三人行必有我师,通过学习身边的榜样,博采众长,取长补短。尤其是让我做了“博客伴我成长”的报告,鞭策我不断前行;

4、设立重奖:

给获得全省的书香班级奖励500元图书,全省各校独此一家,使我倍受鼓舞;

5、发书引领:

只要发现好的书籍,全校教职员工人手一册,学习先进的理念,督促学习,引领前进。我每本都认真研读,阅读后都有新的收获;

6、重视学习:

马校长经常请许多知名专家传经送宝,让每位教师与专家近距离接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是请进来;走出去,派一些老师出外学习,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还特别支持我参加各级各类的学术交流活动,我在交流中受到启迪,提高思想见地。

可以说,有了马校长的引领和支持,我就像插上了飞翔的羽翼,在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迈开大步向前进。

(二)、同伴互助

1、良师指点:

马校长在每次公开课上一针见血地指出我的不足,使我敬佩有加;

唐校长给予很多机会,有意识培养我,使我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

侯主任在每次推门课后都能给予高度评价,使我倍受鼓舞;

杨德广、雷海山、耿广亮,这几位学识渊博,德艺双馨的老师,我每次讲课都能前去指导,能直言不讳地指出不足,提出建议;在平常的教学中也能毫不保留地传授经验;还经常浏览我的博客,提出宝贵的建议,使我改变文风,坚实地走在专业写作的道路上。

2、益友互助:

1、侯长缨老师帮助我建立博客

在侯老师的帮助下,我在校训通网站上建立了博客,我给我的博客起名叫“微笑的朝阳”——一个面带微笑的初升的太阳,希望用朝气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激励自己,感染朋友,教育学生,引领家长。

2、教研组的张淑荣、尹慧英、胡爱民:我们在一个教研组里,经常在一起商讨教学中的问题,我在写稿、备课、做课件、研究课题的时候,她们经常帮我出谋划策、给我指点迷津;

3、实验组的阮君、侯长缨、陈义梅;我们一起参与了“毛虫与蝴蝶”儿童阶梯阅读实验,她们经常向我提供案例、生日诗、课件,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

4、课题组的管向英、杨明:我们一起进行着“五段三线快速作文实验”,我们经常针对实验中的困惑进行探讨,在探讨中收获和进步……

在这个优秀的共同体中,正是因为有了各位同伴的不吝赐教和无私帮助,才减少了成长过程中的弯路,从而一步步成长起来。

一位博友在看了我的博文后写到:

你们学校从校长到每位教师都“春意盎然,积极向上”,在这样一个强大的团队里成长,才会变得如此“超然脱尘”。

二、广泛的专业阅读,丰富了成长的底蕴;

学无止境,学海无涯。认识到这一点,我紧紧抓住身边每一次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感触最深的是07年暑假,去山西运城参加了全国第七届新教育年会,让我知道了教师要走一条“三专发展道路”,即:“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三者形成合力,才能专业成长。

专业共同体,我已经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该在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上下功夫。

说起专业阅读,我记得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看到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教龄30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上得非常精彩,听课的老师听得入迷了,连做记录也忘了。有人向这位老师请教:“您花了多长时间准备这一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这位教师回答:“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其实,对每节课我都用终生时间来准备的。不过,对这节课的现场准备,我只花了大约15分钟。”

这段话开启了一个窗口,使人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了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只有长期孜孜不倦地阅读,备课才能够逐渐缩短,教学才能够更加游刃有余。

于是,从那时候起,我每天都坚持读书。短短的两年多时间,我已经读了: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

薛瑞平的《心平气和一年级》《我们二年级啦》;

张文质的《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教学勇气》;

李镇西的《做最好的家长》;

武凤霞的《武凤霞教语文》;

美国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和《成功无捷径》;

陶继新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新教育的《构筑合宜的大脑》、《手心里的烛光》、《在农历的天空下》……

等几十本教育书籍以及《夏洛的网》、《绿山墙的安妮》、《绿野仙踪》等几十本儿童书籍,还有很多本绘本……在诸多教育书籍的润泽下,我学会了思考,不断进行内化与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丰富了我成长的底蕴。

三、执着的专业写作,收获了成长的快乐

一个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共同体、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而教育博客,不就是“专业写作”最好的路径吗?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国际化与信息化的时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每一位教师必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交流和研讨,通过借鉴和自我反思,全方位的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与社会的发展共同前行。

那么教育博客有什么好处呢?

促进反思:

人在反思中进步,通过反思,能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效能的提高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提升。

便于积累:

记录下教学工作中的点点滴滴,留下你成长的脚印,形成属于教师个人的资源积淀。

加强交流:

取长补短,博采众长,在交流中加速自己的成长。

既然博客有这么多的好处,既然我已经走上了博客的道路,我有什么理由不坚持下去呢?正如《犟龟》一书中所阐述的理念“只要上路,就会收获庆典。”更加坚定了我勇往直前的信念:只要我踏上这条专业化成长的道路,扎扎实实走下去,一定会收获我人生的庆典。

自从在校讯通上安了“微笑的朝阳”这个家后,我便天天进家去耕耘。一次次教育的反思,一个个育儿的困惑,一节节教学设计,一件件班级的趣事,都是我写作的源泉。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尽管夜色阑珊,尽管困意袭来,也奋笔疾书,乐此不疲。于是,一篇篇凝结着我智慧和真情的教育日志便诞生了。

1、收获快乐

那是来源于内心情感抒发的快乐,那是来源于自己的博文得到博友们称赞的快乐,那是来源于自己内心的教育困惑得到博友指点后的快乐,那是来源于被校讯通博客浓浓教育氛围包围着的快乐……各种快乐交织在一起,仿佛给我年轻的心注入了无穷的动力。坚持写博,记录下自己教育教学中的所思所想,将独特的教学感悟与大家一起分享,同时,自己也在不断成长。坚持写博,让我找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奋斗方向。在写博的日子里,我是那样的快乐无比。看来,人活着要有目标,要有追求,这样才能活得有滋有味,才能活得神采飞扬。

2、收获友谊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校讯通这个大家庭中,我结识了来自天南海北,四面八方的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彼此交流,畅谈理想;我们互相帮助,共同成长。我们都知道,朋友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可以自豪地说,自从在校讯通博客上安了家,我就一天天变得富有起来。

3、收获成绩

于是,课余时间,我潜心钻研教学,坚持书写教育博客,八十多万字的教学札记,300多篇的教育博文,使得我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一路领航。

撰写的教学论文不断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上:

其中《搭好“文本——写作”这座桥》发表在《新作文》08年第3期;

《行为习惯的培养,你注意了吗》08年4月30日的《教育时报》上发表;

《让博客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发表在《新德育》08年第8期;

《<六人小组负责制>一年级班级管理妙招》发表在《班主任之友》09年第5期;

《心系灾区》于09年9月发表在《魅力班会课》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用书中;

另外,《音乐,让语文课堂鲜活起来》、《让历史人物走上舞台》、《作业与金钱的交易》、《让写作成为一种乐趣》等十多篇论文荣获国家和省级一等奖;

短短的三年,一篇篇文章被发表,一篇篇论文获大奖,这一切都归功于博客的坚持。是博客让我勤于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是博客让我善于积累,在积累中收获;是博客给了我不断进取的源泉和动力,在激励中领航。

四、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提升了成长的品味;

一个教师要想成长,光会写还不够,还得有扎实的基本功。短短的三年,从讲课,到教科研,到演讲,扎实过硬的基本功,使得我每一年都取得局、市级以上奖励三四十项,提升了成长的品味。

1、激情飞扬,优质课勇夺冠;

我深知:课堂是一个教师的“主战场”,在课堂上,我激情飞扬,构筑了一个又一个快乐而又实效的课堂;公开课上,我精心设计,反复推敲,多节课获大奖:所讲的《鱼游到了纸上》、《情系奥运》、《找春天》、《四季》均获得油田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其中《情系奥运》一课获得全国一等奖;

2、深入研究,教科研结硕果;

只会死教书的教书匠已经被社会淘汰,我们应该努力把自己锤炼成一名科研型教师。认识到这一点儿,我就根据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层面,紧跟教育形式,选择了切实可行的实验课题,不断进行扎实深入地研究,在教科研道路上执着而愉快地一路前行。小学生质疑习惯的研究》、《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打造优秀班级博客圈》依次获得河南省科研成果二、三等奖;《情系奥运》德育活动和《和谐共育 共创书香班级》荣获全国德育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

3、勇挑重担,演讲赛拿第一;

演讲,是一位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但往往被很多人所忽视。

课堂上,我们给学生传授知识,但我们的课却索然无味,引不起学生的兴趣;

学术沙龙上,我们满腹经纶,但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因缺乏口若悬河之势而无法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术报告上,我们想铿锵有力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介绍自己的经验,因不能够发挥语言的魅力与听众产生共鸣;只见台下的观众窃窃私语,无心聆听;

平日里,我们勤勤恳恳耕耘,默默无私奉献,做了很多,但关键时刻,竟不会把它声情并茂地讲出来,感人的事迹无人知晓;

我想,如果有了专业演讲的功底,这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认识到专业演讲的重要性,我有意识地经常参加各级各类的演讲比赛,再加上从小对演讲的热爱,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比如:2000年的全局《我爱我家》演讲比赛,获得了全局第一名;06年的代表教育中心参加全市的《崇尚科学构建和谐》演讲比赛,获得一等奖第一名;07年参加中心的《教育在我心中》获得一等奖;尤其是在去年11月,濮阳市教育局举办了“我为祖国站讲台”师德演讲比赛,油田教育中心派我为代表去参加。从接到任务到比赛,是三天半的时间,我勇挑重担,撰稿、改稿、背稿,2000字的稿子,在一两天时间内得背得滚瓜烂熟,还得有表情、手势,做到声情并茂,还得催人泪下,这其间的难度可想而知。我克服了重重困难,一遍一遍斟酌、推敲语句,稿子修改了十几遍,一遍一遍地背诵、酝酿、揣摩……终于,在全市三十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了全市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并成为濮阳市09年师德报告团的成员在五县一区巡回演讲,事迹感动了很多人……

我想,这都得归功于多年来的锻炼,积累了丰富的演讲经验;也得益于博客的坚持写作,写出了真挚感人的稿子;还因为平时扎扎实实地做法,因为做得好,才能写得好,真实的东西才能打动人。

 

                                              

                                              (待续)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