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二年级作文 >

从孩子身上看自己作文

2017-06-23 
从孩子身上看自己——对《放弃偏见》的另一种解读在《教育时报》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放弃偏见》。这是在美国发生的

  

 从孩子身上看自己

——对《放弃偏见》的另一种解读

在《教育时报》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放弃偏见》。这是在美国发生的一件趣事:加州有位女士养了一只珍贵的鹦鹉,非常可爱美丽,但是它却有一个怪毛病,常常咳嗽,而且音重浊难听,喉咙里好象塞满了令人呕吐的痰。女主人十分焦虑,急忙带它去看兽医,惟恐它患上了呼吸系统的疾病。

 不料检查结果,鹦鹉完全健康,没有毛病。问题出在女主人身上,因为她抽烟,所以经常咳嗽,这只鹦鹉只是惟妙惟肖的把主人的声音模仿得以假乱真罢了。

点拨:凡事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在现实生活中,每日三省吾身,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老怀疑别人有问题,放弃自我的偏见,生活会变得轻松而美好。

的确,这则寓意深刻的小故事蕴含的道理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同时又是一名家长,我却有着自己的理解。

我觉得故事中的鹦鹉就像是生活中的孩子,而女主人就是父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寓于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存在于家庭的每一瞬间,家长毫无掩饰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被模仿,这种模仿对孩子的品格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在漫长的时间里毫无感觉地完成的。就像故事中的女主人一样,因为自己长期抽烟,经常咳嗽,所以她的鹦鹉就能惟妙惟肖地把主人的声音模仿得以假乱真。

父母的不良习惯往往在自己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耳濡目染传给了孩子。一个整天坐在电脑前或抱着电视的家长,能期望孩子书籍不离手吗?一个整天呆在麻将桌前的家长让孩子天天呆在学习桌前,他的话会有说服力吗?父母整天污言秽语满口脏话,孩子会成为言谈举止文明的小绅士吗?

《学习与革命》中这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嫉妒中,他就学会了嫉妒。……”我们再熟悉不过了,故事中的小鹦鹉正是天天生活在主人的咳嗽声中,才把她的声音模仿得那样逼真。

生活中,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正如雷夫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你就是榜样”中写的:绝对不要忘了:孩子们一直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没自己要先做到。这次回老家,邻居大娘生病了,嘴巴张不开,不会说话也不会吃东西。她的女儿从北京赶来照顾她,那种照顾真是无微不至,她用勺子把水果刮成泥往老人嘴里塞,嘴对嘴地给老人喂奶。跟母亲同来看望姥姥的外甥女也像母亲一样给姥姥洗擦屎洗尿布,给姥姥讲笑话,帮姥姥做恢复训练,喂姥姥吃东西,这不正是母亲的身教的力量吗?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家长或长辈的某个特点,好像是不知不觉地、在新的条件下“膨胀”开来变成了儿童的一定的性格特征。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做为家长就应该经常检点自己,以批判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行为。我们要从孩子身上看到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行为,做孩子最好的榜样,切莫像故事中的女主人,总是从别人身上找毛病!

               从孩子身上看自己作文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