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语文课本学习了新的一课——《世说新语两则》,里面讲了两个故事,讲的都是古代的早慧儿童,对此,我有一些看法要发表。
今古代的早慧儿童有很多,而且他们做的事情都不平凡——司马光,小伙伴掉进大水缸里,他却镇定地把缸砸烂,救出了小伙伴;骆宾王小时候仔细观察鹅,做出了《咏鹅》一诗……
他们都是古时候的早慧儿童,课本上的两个例子我可以分析一下——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①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①兄女就是谢道韫,是本篇文章的主角。
谢道韫就是当时的一个有名的大才女,算得上是早慧儿童了,在文章中,她充分地体现了她的才气,全因为她说的那一句话:“不如说是柳絮被风吹到了天上。(未若柳絮因风起)”在我们看来,这句话不过是一个比喻句,让句子变得更美之外毫无意义。但是,如果认真思考的话,会觉得这里有一种寓意:柳絮,只有春天才有,表达了她对春天的期盼,真是话中有话啊!所以称当上是一位聪明,有才气的人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这个大家应该能看懂,元方对失礼的客人表示了“入门不顾”,他虽然还小,但是已经有了维护父亲的尊严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而在我们现代,有哪个七岁的小孩子来教训一个大人的,而且还把大人说的惭愧不已?从此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辨别是非,坚定,聪明的早慧儿童。
而我们呢,就应该学习一下他们的品质,运用到学习上去,不管人聪明不聪明,都要刻苦,才能成为当今社会的“早慧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