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年接任的是从新分班六(4)班,我班共有男生40人,女生29 人,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我犹豫、退缩,想打退堂鼓,可是当我拿起《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一书后,看完后了,感动和激动混在一块儿,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它就像一剂兴奋剂一样,激励着我直到现在。热情、激情的冲击,魔鬼教师,传统的约束、常有的顾虑顿时烟消云散,原来教师还可以这样全新地工作,精彩地活着,爽到极致。
我们常说,很少能遇到一个好班。这个好班指的是学生成绩好、纪律好,几乎没有落脚的学生。也就是说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并不令人满意的班级,以此推断,我们肯定教得辛苦且不愉快。而罗恩却说:我很喜欢听学生跟我说他们想成为美国总统。我告诉每个老师,由于我们无法确定将来走上这一职业的会是哪个学生,所以我们要让每个孩子都对此作好最佳的准备。当你走进教室,如果你看到的是一班违反纪律和有学习障碍的孩子,那你肯定会变得手忙脚乱。而如果你看到的是一班律师、商界精英、艺术家和总统,那你就会自如地以你的方式塑造一班高度自信,并对成功有着自我期待的学生。
用激情找回孩子的天性。想想我们小时候或者我们的孩子上学前,十万个为什么都让他们给问了,用句诸暨话来形容就是:问到萝卜不生根。不懂就问,强烈的求知欲是大多孩子共有的特性,然而等到进了小学,特别是到了高年级,不懂装懂,或不懂也不问,或不敢问等代替了天性。再来看举手发言:一年级有很多话说,举手积极,参与度很高。等到小学高段,都被不想说、不敢说、说不出来代替了。我们的孩子原来是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达欲望的,那么就让我们不拘一格,创设条件来重新唤醒孩子的欲望。一定有这么一种方式,它把学习带入生活,并把学习热情注入孩子的心灵深处。罗恩很喜欢《威斯汀游戏》这本书,并希望六年级的学生也能像自己一样爱上它,希望孩子们能够一生热爱读书。罗恩让朋友扮演了书中人物来到教室,给每一个孩子一个信封,到租车公司租车并让司机配合演出,用一节课的时间真真地模拟了书中的一个情节,使得每一个参与的学生都信以为真,当然那天他们没有在课堂时间读完那本书,但重要的是孩子们想要读完,他们觉得自己就是故事的一部分,就好像他们已经是书里的人物了。他们对此变得非常着迷。为了推荐一本书,你会去找朋友或者同事来演绎书中精彩的章节吗?我们需要激情和行动,虽然这很简单。
教育更需要需要我们老师有所为,有所不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比如还有不带手机进课堂;不允许别人特别是家长打断课堂,因为要让孩子知道上课是第一紧要的事;教师是长辈,要有长辈的威严。当孩子取得一点进步时,大大的表扬。因为教育无小事,小事要大做,那是把教育夸大。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孩子,用扬长的方法来去短。学生作业做错时不该挨批,因为他们自己也不希望做错。相反我们要反思,是不是我讲得不够清楚,积极利用手中的资源,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努力沟通、学会求人。和学生沟通、和学生家长沟通、和身边的同事沟通,合力来自沟通,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
《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带来的是一种冲击,让我们每一个老师为了孩子,都疯起来吧!
我再也不用埋怨教育制度,不用担心课改的成败,不用害怕新课标的生本理念难以操作,因为罗恩告诉了我们教育的真谛,简单、真实,我们无需改变教育体制,也能像罗恩那样与身边的孩子一起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