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然在“马尔的撒欢牧场”的博客中看到这样的名言,触动很深:
美国一位早期教育学家说:“不要让孩子的心灵装进恐惧、忧虑、悲伤、憎恨、愤怒和不满,这些情绪和情感,有害于孩子的神经引起身心虚弱。同时,孩子会由于这些情感而得病,影响身体健康。要让孩子寄喜悦于昨天,高高兴兴地进入梦乡,抱着喜悦的希望早起。”
看到这里,我顿感惭愧!往日的一幕幕不禁浮现在眼前:
一天晚上,陪妞妞练扑克牌,我许诺说如果在一分半钟之前练完,便满足一个愿望。妞妞为了达到我所要求的目标,一遍一遍地练习。最后,妞妞练得时间实在有点太长了,我便说:“别练了吧?明天再练吧?”
“不行!我再练4遍!”
“好吧。”可是第一遍妞妞就比上一遍多了30秒,我说:“今天还是别练了。我看你都糊涂了。”
听到我的告诫,妞妞便耷拉下来小脸,看起来想哭。见状,我的火腾空而起:你哭啥呀?我一看见你哭,就烦!随即,一摔扑克牌,猛关门子,走了出来。
这时,妞妞的哭声更大了,还一边哭一边说:“你不讲信用,你说让我练四遍的,只让我练一遍!”
这时,我也知道自己不讲信用了,可是她的哭声实在烦人,有什么话不可以好好说呢?不管她!她爸哄了好长时间,她才在哭声中进入了梦乡。
还有一年前的一件事,令我至今还历历在目:
去年的冬天,我校要参加市教育系统的合唱比赛,下午放学后每天要练习一个小时,练完就到六点多了。那时妞妞刚上一年级,我要求她放学后先在办公室写作业。(因为等我练完回到家再写,就会耽误睡觉)可是妞妞总是因为和办公室的小伙伴玩而不写作业。当然,脾气暴躁的我免不了一次次批评教育。一天,我实在忍无可忍,练完唱歌,我又发现她的作业没写多少,就一怒而下,要独自回家。见此,妞妞赶忙背上书包跟在我后面。就这样,我的怒气依然未消。走到操场,我又站在那里,再次怒吼起来:“给你说过多少次了,放学后先写作业,你怎么就记不住呢?就知道玩……”说着说着,我的脚就上去了。这可是我第一次打孩子。说实在的,当时我真是控制不住自己。
回到家里,我的怒气还是消不了,对着家人又对她数落一番,妞妞哭着走到了饭桌上……
还有因为妞妞的习惯不好,作业写得不认真等等,好多鸡毛蒜皮的小事,我都是对孩子怒吼不止,孩子也一次次哭着睡到了被窝里。
现在想来,我都有些心疼,才6、7岁的孩子,她懂啥?可是我怎么对待孩子的?总是拿对待大孩子的标准,甚至是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她,也难怪每当孩子问我不会的题时,就显现出胆战心惊的样子,就心存恐惧来听我讲题,当然,如果讲两遍她还不会,我的怒火就会一拥而上。每当冷静沉思时,我总免不了后悔:我这是当的什么妈妈?对待自己的学生也不是这样呀!
此时此刻,我只是感到女儿好可怜!
泪水不禁溢满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