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儿子
——粗读《养育儿子》有感
在儿子理发的空档,无意间我听到了一本书的名字——《养育儿子》,单从书名就足以吊足了我的胃口,于是没有直接回家,就拐到书店里购得这本书。
“这本书之所以吸引你的视线,可能是因为你正在养育一个男孩,或者因为你正在养育一个男孩。也许你正想大声呼喊:“谁来帮帮我!”封面上的这几句话一下子走进了我的心里。于是一晚上的时间,让我如饥似渴的一气读完,虽然只是粗读了一遍,但这本书还是带给我不小的触动,书中的内容观点独特,让我感触良多。
书中开始有一段这样的童谣:小女孩是由什么构成的?糖果、香料和一切美好的东西;小男孩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剪刀、蜗牛和宠物小狗的尾巴。
O(∩_∩)O~呵呵,原来男孩儿是这个样子!我爱儿子,但有时候对于他的很多行为我总是无法理解,儿子八岁了,这个年龄的孩子特点就是你在和他说话的时候,他的目光好像是直接穿过你的身体聚焦在其他的不知什么地方了。有时候看到他不停地在你眼前晃来晃去,似乎无所事事的样子,我总是很困惑,是不是自己教育方面出了什么问题,真是“七八岁狗都嫌”啊!读到这段童谣时,我笑了,这些比喻太形象了!
(⊙o⊙)哦!原来男孩子需要的是坚定、友善的领路人。我第一次知道应该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待儿子,它和独裁型的教育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要想与男孩子建立稳固信赖的关系,首先作父母的我们必须是一个领头人,其次制定可以实施的规则,第三我们必须以身作则,按规则办事。只有这样,父母与孩子之间才能相互尊重,彼此信任。
书中这样写道:虽然每个男孩子的生长方式不同,但大都表现出三种倾向:第一,攻击性与控制欲;第二,强烈的冒险欲;第三,渴望体验短期的从紧张到释放的循环。。。。。。不管是上床睡觉的时间,晚上回家的时间、家务琐事还是零用钱,男孩子经常会关注谁作主,自己是否能控制局面。
(⊙v⊙)嗯,好像儿子最近的表现就是这样,吩咐他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总是给我提条件:“老妈等一会儿啊,我看完这一集动画片就过去”,要不就是“等我做完……马上就来”,如果我说不行,他马上就会皱起眉头,一副极不耐烦的样子;可如果我同意了他的要求,他就会很快把手头上的事情做完,然后按照我吩咐的事情去做好。其实这些不安定的个性,恰恰是男孩子更富探索欲、创造欲、领导欲的最直接体现。哦,原来男孩子在意的是自己能否控制局面,而不是天生就喜欢与大人对着干,我们只需掌握他的这个心理,就能很顺利地让他去做一些大人交待的事情,并且做的很好。所以,千万不要用大人的权威去强迫他们,否则会造成男孩子的逆反心理。也就是说,只要父母引导得当、教育得当,善于将男孩的个性弊端转变为一种成功的优势,每个男孩子都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成为一个卓尔不群的男子汉!
书中这样写道:每个男孩子都必须经过一座桥,一座从母亲这一边通向父亲这一边的桥;做父亲的应该坚持与母亲保持密切的关系,和她一起抚养儿子,与儿子建立牢固的亲情关系。
5—8岁,这是孩年少年成长中的第一个时期,也是对父亲的认同从第二位走向第一位的时期。这不是儿子有意识的选择,而是男性发展蓝图的内在力量使儿子离开母亲的庇护,穿过那座危险的小桥,走向父亲的世界。但男孩子不能单靠自己的力量穿过那座桥,因为在此之前,母亲的怀抱几乎是他的整个世界。孩子的父亲必须带着儿子穿过那座桥,进入男人的世界,并且通过父亲的影响和帮助找到通往世界的桥,走进更广阔的世界。
读到这里我想到了儿子,儿子最近真的总是喜欢讨好他爸爸,无论是下象棋、打羽毛球,还是质疑“男人为何长腋毛?”都会主动去找爸爸帮忙,可是我一直以为我才是儿子问题的代言人啊?“因为老爸和我都是力量型的,只有和老爸才能一比高低,再说男人的话题需要男人解决嘛!”这是儿子给我的解释,好像有点牵强!看着他们爷儿俩你一问我一答交流的情景,看得出儿子已把爸爸从游戏中的玩伴进而转为生活中对爸爸的崇拜了。我想或许这就是一个推动父子俩发展感情的契机,尽管有时爸爸看上去好像是被动地进行这些游戏,但是不难发现,当看到儿子有一点新进步时,他竟也会像孩子般的欢呼雀跃,还引以为豪地说“哈哈,儿子长得就像爹!”而我做母亲的,也必须时刻紧记随时寻找机会让儿子与父亲尽早建立友谊之“桥”。
……
粗粗的读完这本书已是次日的凌晨,合上书我细细回味,这确实是一本好书,这本书就像一张男孩的生命航海地图,既标出了激流、险滩,也指明了补给的港湾和岸边守望的灯塔。书中不仅系统地阐述了男孩子成长中的各种理论观点,而且每当谈及某个观点时,都会有对照的真实事例,或叙述一些父母自身的想法,阅读时竟会让我有一种感觉:这个男孩子怎么跟我儿子相像?哦,这个观点我原来也是这么想的……我想书中还有更多需要反复咀嚼的地方,我会再次去书中领略养育儿子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