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手机应用和做手机网页成本分析
apps
手机应用类型
手机应用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
·直接创收类型
·市场营销、品牌推广、客户服务类型
第一种类型的应用,总让人联想到媒体大篇幅地报道某个富有上进心的开发者,在业余时间自己开发了一款应用,然后由此一夜发迹,摆脱了给大公司打工的日子这些激动人心的故事。这一行也确实还有不少公司通过开发和销售应用大获成功,他们的创收途径包括付费下载、应用内置付费功能、订阅服务,或者更间接的广告赞助模式(比如说《愤怒的小鸟》Android版本)。
如果你要开发收费产品,原版的手机应用就是最佳选择。移动网页并不能植入iTunes计费系统,它在计费这个环节输给了原版手机应用。如果要对你的移动网页收费,那就得推出自己的计费解决方案,这对移动领域来说可是个高难度的要求。
不过这种创收型的手机应用并非本文所述的重点,我们要讨论的是为市场营销、品牌推广和客户服务而开发的第二种应用。在这一领域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星巴克或Target Stores推出的应用。
这些应用基本上是免费产品,它们的主要用途就是大范围地宣传和推广品牌价值。如果我们选择开发一款手机应用,它可以获得多少潜在用户?
移动网页的用户覆盖范围更广
单纯从“我可以获得多少潜在用户”这个角度来看,最佳的移动市场营销工作非短信服务莫属。据comScore的移动市场份额报告显示,几乎68%的美国手机用户都曾经使用短信服务。
当然,比起手机应用及移动网页,短信服务的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如果使用手机应用,你可以获取多少用户?使用移动网页,情况又如何呢?
对移动网页来说,要做到这一点非常容易,从使用手机浏览网页的用户数量就可以得到答案。在2010年底,全美浏览移动网页的手机用户超过了36%,几乎占短信用户的一半左右。
至于手机应用的情况就更有趣了,我在数周前去了旧金山的笛洋美术馆,当时他们正在庆祝自己的官方手机应用发布的好消息。但有一个问题:这个应用只能在iPhone上运行。而像我们这种Android和黑莓手机用户则无缘使用该产品。这反映了开发手机应用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iPhone应用只能在iPhone手机上运行,你必须针对各个平台分别开发应用才行。
在北美市场占主导力量的三大智能手机平台分别是iOS、Android和黑莓。以下是这些手机平台在2010年第四季度全美手机用户中所占比例:
·iPhone:6.75%
·Android:7.75%
·黑莓:8.53%
·总计:23.0%
换句话说,如果你仅开发一款iPhone应用,那就只能争取到不足7%的手机用户。如果你开发的是用于市场营销的应用,那就得考虑这个市场份额究竟值不值得你投资。
如果你打算针对这三个平台开发不同版本的应用,那你就需要投入三倍的开发成本。而且即使是覆盖了这三个平台,你所获得的用户也仍然仅占移动网页用户比例的一点零头。
虽然我在这里没有提到Windows Phone 7,不过相信微软和诺基亚联姻一年后,WP7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多数移动网页有可能在诺基亚/WP7上顺畅地运行。不过创建一款银光手机应用倒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了。
手机应用开发成本更高
手机应用的开发成本还会增长,因为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很难判断手机应用的平均开发成本是多少。但根据一般的开发数据,我们可以暂时将它估算为3万美元的设计、执行和部署一款高质量的iPhone应用。至于Android和黑莓的应用开发成本,我还没有找到相关的调查数据。因为这两个平台的市场分散性更大,所以不难判断,它们的开发成本至少不低于3万美元。
最重要的是,开发一款可获得80%智能手机用户的应用产品,一定比开发可争取90%智能手机用户的移动网页应用成本更高。我指的不是双倍的成本,而是五倍,甚至十倍的开发成本。
在多数情况下,这种情况还是可接受的。正如上文所言,有时候你还是想开发至少在质量上比移动网页更出色的产品,或者你认为开发一款高质量的原版手机应用,可以获得更丰厚的回报。对于消费者银行、国家连锁商店等大规模的企业来说,他们有足够的资本,所以可以这么做,获得较理想的投资回报率(ROI)。但如果你的预算在10万美元以下,那么开发手机应用就不是个理想的途径。
那么开发移动网页的成本又是多少?虽然我目前还没有找到任何有关移动网页设计和开发的成本数据,但从我们公司运营项目的情况来看,开发移动网页的成本一直低于“一般”iPhone应用的3万美元。
关于ROI
那么你每投资一美元,可以获取多少潜在用户呢?如果保守估计全美共有2.34亿的成人手机用户,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换句话说,你在移动网页上所投入的一美元,可以获取比原版手机应用多五倍的用户。而且这还是在移动网页的开发成本与黑莓、iPhone应用一样的前提下所做的保守估计。
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你不能开发手机应用?当然不是。这其中会涉及许多因素,如果一款应用的用户转化率可以增加10倍以上,那么它就不只是收回成本这么简单了。但这个障碍是很难克服务的,如果你想跨平台争取用户,那就得考虑投入额外成本。
不管你选择的是移动网页还是原版手机应用,或者两者兼顾,你都有可能从中获利,因为移动领域一直在不断发展。无论做出哪种选择,都请先从成本角度出发,才能让自己的项目获得最大化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