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权威指南(5)- 聚合除了基本的查询功能外,mongoDB还提供了聚合工具,从简单的计数到使用MapReduce进
MongoDB权威指南(5)- 聚合
除了基本的查询功能外,mongoDB还提供了聚合工具,从简单的计数到使用MapReduce进行复杂数据的分析等。
1.count
最简单的聚合工具就是count了,它返回document的数量
>?db.foo.count()
0
>?db.foo.insert({"x"?:?1})
>?db.foo.count()
1
也可以传递一个查询条件,计算符合条件的结果个数
>?db.foo.insert({"x"?:?2})
>?db.foo.count()
2
>?db.foo.count({"x"?:?1})
1
2.distinct
distinct命令返回指定的key的所有不同的值。你必须指定一个collection和一个key。
>?db.runCommand({"distinct"?:?"people",?"key"?:?"age"})
假设我们的collection里的document是这样子的:
{"name"?:?"Ada",?"age"?:?20}
{"name"?:?"Fred",?"age"?:?35}
{"name"?:?"Susan",?"age"?:?60}
{"name"?:?"Andy",?"age"?:?35}
那么返回的结果就是
>?db.runCommand({"distinct"?:?"people",?"key"?:?"age"})
{"values"?:?[20,?35,?60],?"ok"?:?1}
3.group
group提供了更加复杂的聚合功能,它跟SQL里边的group by很类似,你需要指定一个group by的key,mongoDB按照这个key的值把collection分成不同的组,经过聚合后每个组都产生一个结果document。
假设我们有一个站点用来跟踪股票价格,从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每隔几分钟就会有最新的股票价格存储进数据库,作为报表程序的一部分,我们想找出过去30天的收盘价,使用group就可以很容易做到。
股票价格的collection里有成千上万条纪录,格式如下:
{"day"?:?"2010/10/03",?"time"?:?"10/3/2010?03:57:01?GMT-400",?"price"?:?4.23}
{"day"?:?"2010/10/04",?"time"?:?"10/4/2010?11:28:39?GMT-400",?"price"?:?4.27}
{"day"?:?"2010/10/03",?"time"?:?"10/3/2010?05:00:23?GMT-400",?"price"?:?4.10}
{"day"?:?"2010/10/06",?"time"?:?"10/6/2010?05:27:58?GMT-400",?"price"?:?4.30}
{"day"?:?"2010/10/04",?"time"?:?"10/4/2010?08:34:50?GMT-400",?"price"?:?4.01}
我们想要的是每天里边最后成交的那个价钱,结果应该是像下边这样
[
{"time"?:?"10/3/2010?05:00:23?GMT-400",?"price"?:?4.10},
{"time"?:?"10/4/2010?11:28:39?GMT-400",?"price"?:?4.27},
{"time"?:?"10/6/2010?05:27:58?GMT-400",?"price"?:?4.30}
]
那么我们就应该按day分组,找到每组里时间戳最新的记录,把它放到结果集里
>?db.runCommand({"group"?:?{
...?"ns"?:?"stocks",
...?"key"?:?"day",
...?"initial"?:?{"time"?:?0},
...?"$reduce"?:?function(doc,?prev)?{
...? if?(doc.time?>?prev.time)?{
...? prev.price?=?doc.price;
...? prev.time?=?doc.time;
...? }
...?}}})
- "ns" : "stocks"
指定对哪个collection运行group命令 - "key" : "day"
指定按那个key进行分组 - "initial" : {"time" : 0}
累计器初始值,每个分组第一次调用reduce方法的时候传递给它的值,在一个分组里边,始终使用同一个累计器,对累计器的修改会被保持下来。 - "$reduce" : function(doc, prev) { ... }
collection里的每个document,都要对之调用reduce方法,传递两个参数给它,第一个是当前的document,第二个是累计器 document,累计器document就是到目前为止分组内的计算结果。(ps:不知道它为啥起个名字叫prev,使用total啊 accumulation之类的不是更容易理解些,我一眼看上去还以为是前一个document。)我们这个例子里,使用reduce方法来比较当前的 document和累计器document的时间,如果当前document的时间更靠后些的话,就是用当前document的值替换累计器 document的值。因为每个组都有各自的累计器,勿需担心日期的不同对累计器的影响。先前我们说的是取最近30天的价格,我们可以加一个条件,满足条件的才会处理
>?db.runCommand({"group"?:?{
...?"ns"?:?"stocks",
...?"key"?:?"day",
...?"initial"?:?{"time"?:?0},
...?"$reduce"?:?function(doc,?prev)?{
...? if?(doc.time?>?prev.time)?{
...? prev.price?=?doc.price;
...? prev.time?=?doc.time;
...?}},
...?"condition"?:?{"day"?:?{"$gt"?:?"2010/09/30"}}
...?}})如果某些document没有day这个键的话,它们就会被归入到day:null这个组,你可以给condition加个条件"day" : {"$exists" : true}来排除这个组。
使用终结器(Finalizer)
终结器用于最小化从数据库到用户的数据,我们看一个博客的例子,每篇博客都有几个标签,我们想找出每天最流行的标签是什么。那么我们按照日期进行分组,对每个标签计数:
>?db.posts.group({
...?"key"?:?{"tags"?:?true},
...?"initial"?:?{"tags"?:?{}},
...?"$reduce"?:?function(doc,?prev)?{
...? for?(i?in?doc.tags)?{
...? if?(doc.tags[i]?in?prev.tags)?{
...? prev.tags[doc.tags[i]]++;
...? }?else?{
...? prev.tags[doc.tags[i]]?=?1;
...? }
...? }
...?}})返回的结果是下边这个样子
[
{"day"?:?"2010/01/12",?"tags"?:?{"nosql"?:?4,?"winter"?:?10,?"sledding"?:?2}},
{"day"?:?"2010/01/13",?"tags"?:?{"soda"?:?5,?"php"?:?2}},
{"day"?:?"2010/01/14",?"tags"?:?{"python"?:?6,?"winter"?:?4,?"nosql":?15}}
]实际上我们需要的只是值最大的那个标签,并不需要将整个tags返回给客户端,这就是group命令里可选的键"finalize"存在的原因。 finalize指定一个函数,在结果返回给客户端之前,每个分组都会执行一次这个函数。我们使用finalize来去掉不需要的部分。
>?db.runCommand({"group"?:?{
...?"ns"?:?"posts",
...?"key"?:?{"tags"?:?true},
...?"initial"?:?{"tags"?:?{}},
...?"$reduce"?:?function(doc,?prev)?{
...? for?(i?in?doc.tags)?{
...? if?(doc.tags[i]?in?prev.tags)?{
...? prev.tags[doc.tags[i]]++;
...? }?else?{
...? prev.tags[doc.tags[i]]?=?1;
...? }
...? },
...?"finalize"?:?function(prev)?{
...? var?mostPopular?=?0;
...? for?(i?in?prev.tags)?{
...? if?(prev.tags[i]?>?mostPopular)?{
...? prev.tag?=?i;
...? mostPopular?=?prev.tags[i];
...? }
...? }
...? delete?prev.tags
...?}}})?
使用函数作为分组key
有些情况下,你可能需要更复杂的分组规则,不是一个简单的key,那么你就可以用"$keyf"来定义一个分组函数。
>?db.posts.group({"ns"?:?"posts",
...?"$keyf"?:?function(x)?{?return?x.category.toLowerCase();?},
...?"initializer"?:?...?})
4.MapReduce
MapReduce可是聚合工具里的高级武器,其他工具能做的它能做,其他工具做不了的它也能做。MapReduce是一个在多个服务器间可以并行执行的聚合方法,它将问题分割成多个块,发送给不同的机器,让每个机器解决自己的部分,当所有的机器都完成之后,把所有的结果都合并起来。(ps:这说的貌似 MapReduce最原初的概念,感觉跟我们下边的内容关系不大)
MapReduce分两步完成,第一步是映射(Map),将document里的键值投射为一组其他的键值对,第二步是精简(Reduce),将投射出来的键值对按照键合并,每个键最后只有一个值。(ps:这是我的理解,书上写的太拗口)
使用MapReduce的代价是速度,group的速度就不咋地,MapReduce更慢,所以一般都是作为后台任务执行,完成之后对其结果collection进行查询。
例子1:找出collection里所有的key
使用MapReduce解决这个问题确实是杀鸡用牛刀,我们主要是看看MapReduce是如何工作的。MongoDB是无结构的,所以它不会跟踪 document里都有哪些key,我们在这个示例里对collection里的每个key的使用次数进行计数,不包括嵌入的document的key。
第一步,映射(Map)使用一个特殊的函数来返回值,这些值后边接下来处理,这个特殊函数就是emit。emit给MapReduce一个key和一个 value,我们这个例子里,我们将document的每个key投射为一个记录其出现次数的数量{count : 1},因为我们要分别记录每个key的出现次数,所以就需要对每个key调用emit函数。
>?map?=?function()?{
...?for?(var?key?in?this)?{
...? emit(key,?{count?:?1});
...?}};现在我们就有了很多的{count : 1},每个都和collection里的一个key关联,相同key的这些{count : 1}构成一个数组被传递给reduce函数,reduce函数有两个参数,第一个是key,就是emit的第一个参数,第二个是数组,包含了被投射在这个 key上的所有{count : 1} 。
>?reduce?=?function(key,?emits)?{
...?total?=?0;
...?for?(var?i?in?emits)?{
...? total?+=?emits[i].count;
...?}
...?return?{"count"?:?total};
...?}对来自映射阶段或者前边的reduce阶段的结果,reduce函数必须能够对其重复调用,所以reduce返回的document必须能够重新传递给reduce函数(作为第二个参数)。
MapReduce函数的调用结果如下:
>?mr?=?db.runCommand({"mapreduce"?:?"foo",?"map"?:?map,?"reduce"?:?reduce})
{
"result"?:?"tmp.mr.mapreduce_1266787811_1",
"timeMillis"?:?12,
"counts"?:?{
"input"?:?6
"emit"?:?14
"output"?:?5
},
"ok"?:?true
}- "result" : "tmp.mr.mapreduce_1266787811_1"
存储MapReduce结果的collection的名字,这是个临时的collection,连接关闭后即被删除。我们可以指定一个好听点的名字,并将这个collection永久保存,稍后会讲到。 - "timeMillis" : 12
操作花费的时间,单位毫秒 - "counts" : { ... }
"input" : 6??? 传递给map函数的document数量
"emit" : 14??? map函数中调用emit函数的次数
"output" : 5?? 结果集collection中document的数量对结果集collection执行查询就可以看到所有的key和出现次数了
>?db[mr.result].find()
{?"_id"?:?"_id",?"value"?:?{?"count"?:?6?}?}
{?"_id"?:?"a",?"value"?:?{?"count"?:?4?}?}
{?"_id"?:?"b",?"value"?:?{?"count"?:?2?}?}
{?"_id"?:?"x",?"value"?:?{?"count"?:?1?}?}
{?"_id"?:?"y",?"value"?:?{?"count"?:?1?}?}
例子2:对网页分类
假设我们有个网站,用户可以提交通向其他页面的链接,用户可以给链接添加一些标签标明这个链接和特定的主题关联,如"政治","极客”,"icanhascheezburger"等。(ps:icanhascheezburger是个网站,主题内容是些搞笑的猫咪图片,配些文字说明)我们可以用MapReduce找出那些主题是最近流行的。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map函数,根据流行程度和最新程度将标签投射为一个值。
map?=?function()?{
for?(var?i?in?this.tags)?{
var?recency?=?1/(new?Date()?-?this.date);
var?score?=?recency?*?this.score;
emit(this.tags[i],?{"urls"?:?[this.url],?"score"?:?score});
}
};然后,我们将投射到每个标签的值精简为一个值
reduce?=?function(key,?emits)?{
var?total?=?{urls?:?[],?score?:?0}
for?(var?i?in?emits)?{
emits[i].urls.forEach(function(url)?{
total.urls.push(url);
}
total.score?+=?emits[i].score;
}
return?total;
};这样,结果集里就包含了每个标签的一个url列表和一个标识其流行度的总得分。
ps:
我们和关系数据库比较一下更容易看到它的关键之处,关键之处就在于emit函数的第一个参数,sql中使用"group by 字段"进行分组,字段的每个不同值就是一个组,而MapReduce中是使用emit为每个字段不同值创建一个key和一个值的数组。简单说,sql的 group by用的是字段名,emit用的是字段的值。明显MapReduce更加灵活强大一些。
mongoDB和MapReduce
使用MapReduce命令,除了指定mapreduce,map,reduce这三个必须的键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可选的键。
- "finalize" : function
终结器函数,接受reduce的输出 - "keeptemp" : boolean
连接关闭后是否保存临时结果集collection - "output" : string
输出collection的名字,使用此选项意味着keeptemp为true - "query" : document
查询条件,过滤传递给map函数的document - "sort" : document
发送给map函数前对document进行排序,经常是和limit联用 - "limit" : integer
发送给map函数的document的最大数量 - "scope" : document
在javascript代码中可以使用的变量 - "verbose" : boolean
是否输出更详细的服务器日志使用scope
如果在MapReduce中使用客户端的值,那就必须使用scope选项了。你只需要传递给scope一个?变量名:值?格式的document就可以了,然后这个值在map,reduce以及finalize函数中就可以使用了。这个变量的值在各个函数中是只读的。
比如,刚才我们第二个例子中计算页面的最新性时使用的是1/(new Date() - this.date),如果我们想不使用new Date(),而是把当前日期传递进来的话,就可以定义个叫now的变量
>?db.runCommand({"mapreduce"?:?"webpages",?"map"?:?map,?"reduce"?:?reduce,
"scope"?:?{now?:?new?Date()}})然后在map函数里就可以用1/(now - this.date)了。
来源:http://www.open-open.com/lib/view/open1328162150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