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巧用代入法助你快速解题
行测考试的难点在于,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要做大量的题目。这时速度和准确率往往不能协调好,要想在规定的时间内把题目做完,可能会错很多题目;要想正确率高一些,在规定的时间内就做不完题目。这是很多考生面临的问题。而相对于行测考试的其他题型,数学运算是很多考生最头疼的题型,也是最浪费时间的题目,很多考生对于数学运算采取了放弃的策略。这样就白白丢掉了很多分数。
其实数学运算真的有那么难吗?经过多年的研究,我发现数学运算的题目往往都有一些巧妙的解答方法,可以快速准确的做出答案。
分析行测试卷,我们可以明显发现考试的特点:都是选择题。这就意味着,正确答案就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我们的任务不是做出正确答案,而是选出正确的答案。经过这样的转化,我们可以想到,代入法是一个不错的选出答案的方法。
先来看一道例题:
某机关盖车棚剩下一批砖,办公室部分人员都帮忙把砖搬走,若每人搬3块还剩10块,每人搬4块少20块,问共有多少块砖?
A.100 B.110 C.120 D.130
看到这道题目,我们能想到方程法,可以设未知数,列方程,进行复杂的求解。这也是数学运算浪费我们时间的原因。但是如果我们用带入法来解决这道题目,就会发现方便了不少。 假设一共有100块砖,每人3块剩10块就是30人,每人四块少20块,正好符合题意,所以我们可以快速选出答案A。
通过上面的例题,我们可以总结出使用代入法的题目特点:题目很复杂,不能轻易的看出等量关系。这时用带入法会很简便,也是命题人想让考生所采取的方法。
我们再看一道例题练习一下:
1980年李红出生时,她爷爷的年龄时他自己出生年份的1/29,问李红爷爷在1988年时年龄是多少?
A.76岁 B.64岁 C.86岁 D.74岁
这道题目关系很复杂,不能轻易的得到等量关系求解,所以我们考虑用代入法。我们从最小的选项开始验证。假如1988年爷爷的年龄为64,那么出生年份就是1988-64=1924年,而1980年爷爷年龄为56,不是出生年份的1/29,所以排除掉,经过验证,1988年爷爷的年龄应该为74,故选择D。
我们再看一道例题:
一会展中心有大小三个会议室,小会议室可容纳303人,中会议室容纳的人数是会展中心可容纳人数的五分之一,大会议室容纳的人数是会展中心可容纳人数的七分之若干。问该会展中心三个会议室可同时接纳多少人?
A.4115 B.3825 C.3535 D.2585
这道题目也很复杂,不易找到等量关系,所以我们考虑用带入法,将ABCD带入题干,发现C符合题干要求,中会议室可以接纳707人,那么大会议室就是2525人,正好为整个人数的5/7。
所以,代入法是我们解决数学运算题目很方便的一种方法,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要多加练习,熟练运用,相信它会在行测考试中给你节约大量的时间。
二、巧用估算方法解答资料分析题
资料分析题被很多考生人为是非常麻烦的题型,数据太多,不好找,计算复杂,易出错。但是由于其分值比较高,所以还不能将其放弃,鸡肋一般。
其实公考的趋势,对于资料分析题型来说,越来越偏重于对文章的理解,对材料的判断,计算能力所考察的内容在逐步减少,所以考生大可不必因为资料分析的计算而害怕这种题型。
有很多估算的方法可以运用到资料分析题目当中,这样可以帮助考生节约时间,减少计算量,提高准确率。我们以一道例题来说明,各种估算方法是如何在资料分析题目当中运用的。
三次产业增加结构变化分析表
年份GDP
(亿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人均GDP
(元/人)
(亿元)构成(%)(亿元)构成(%)(亿元)构成(%)
19783624101828.1174548.286123.7379
198916909422825.0727843.0540332.01512
2001959331461015.24906951.13225433.67543
“六五”时期平均6445202131.4285144.2157324.4632
“七五”时期平均14510380926.2626543.2443630.61317
“八五”时期平均37662788420.91762846.81214932.33193
“九五”时期平均7843314259*18.23910049.82507432.06319
注:“六五”时期(1981年—1985年)、“七五”时期(1986年—1990年)、“八五”时期(1991年—1995年)、“九五”时期(1996年—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