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
1、会计综合题的题目很长,考试时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快速准确的解答呢?
会计综合题的阅读量确认比较大,如果仔细的把题目看完一遍再答题,会花费不少时间的。建议先仔细看一下题目的开头、假设条件及要求,浏览题干中间部分,然后带着问题,边看题目边解答,这样可以提高效率。比如涉及会计政策变更及日后事项调整的题目,可以先认真看下题干总述的第一段文字及后面的假设和要求,一定要注意税收核算方式、税率、题目中涉及的日期、假设条件等,然后再根据要求一个事项一个事项的处理。
注意:不管是综合题还是计算题,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根据要求来答题,如果题目要求你只填表格不写计算过程,那你就不用花费时间去写那么多的过程了。
综合题和计算题不能只看一遍,就想自己思路特别清晰,应该在两遍以上才可以;阅读题目后,要明确该题在考我们什么;明确考试的知识点后,再去题中找给出条件进行解答。题中重要的假设条件在试卷中要做标记。
比如: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我们必须清楚要在题中找到以下五个条件:
1、 原值(可能需要你进行计算);
2、 折旧年限;
3、 净残值率;
4、 折旧方法;
5、 当月增加当月不提折旧、当月减少当月照提折旧。
我们只有将这五个条件都考虑到了,在题中都找准确了,才能得分。
财管:
1.计划答题时间。计划答题时间,保持稳定的答题速度。
考试开始时,应该看一看试题的分量,并对每道题应占用的时间迅速作出估计。通读并回答知道的问题,跳过没有把握作答的问题。在一道题上花过多的时间是不值的,即使答对了,也可能得不偿失。一般认为,单选题和多选题最长也要控制在一个小时内,其余时间用于计算题和综合分析题。
2.看清题目要求,按要求作答。
注意仔细审题。一定要看清楚题干项问什么、要求做什么;还要看清所有的备选答案。注意迷惑、干扰因素的影响。对于计算题和综合分析题,由于考试时间有限,不可能把如此长的题目全部分析透彻再来作答,可以先浏览题目内容,但是要仔细阅读题目的要求,然后结合题目要求一边答题一边阅读题目资料。
3.运用排除法。对于选择题,运用所掌握知识,尽可能排除一些拙劣或不正确的答案,可以提高选对答案而得分的几率。
4.运用比较法。直接把各项选择答案加以比较,并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点,集中考虑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的关键所在。
5.综合题解答注意事项。一是要详细阅读试题,建议阅读两遍,一方面理解题意,不至于忙中出错;另一方面,还可以从试题中获取解题信息。二是要细心。“一步错步步错”,综合题各个环节是紧密相连的,每做一步就要保证一步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同时综合题要注意前后的联系,做题不妨列表,保留计算过程。
审计:
主观题答题技巧(资料来源热心考友 上国会xzl0728 小猪pink)
主观题答题技巧(答题技巧的内容主要是针对07年审计主观题标答讲解)
除了具备良好的审计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审计实务经验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答题技题。下面我结合2007年的审计试题和大家一起探讨审计答题技巧,供2008年审计答题借鉴。
(一)认真阅读题目,领会命题者的意图。
如简答题二要求考生回答认定并选择对应的实质性程序,并且在要求作了一定提示,即“每一审计目标可能选择一项或多项实质性程序”。可能会有考生认为应选择的程序都在2个以上而将其全部选择了2个以上。实际上本题只有两项认定需要选择2个以上。
如简答题三第2题,要求判断审计程序是否恰当,并修改不恰当的程序。可能会有考生直接将其作了修改,实际上命题者是要求考生先判断再修改。
如简答题四,要求指出存货监盘计划中的审计程序不当之处并作修改。对于“与管理层讨论存货监盘计划”,可能会有考生会认为会让被审计单位预知而作了相应修改。实际上命题者是认为应该“与管理层讨论或复核盘点计划。”
如综合题一第2题要求考生不考虑审计重要性水平,针对6个事项回答是否需要提出审计处理建议?若需提出审计调整建议,请直接列示审计调整分录。尽管事项3题给资料中“11月31日达到并结转无形资产”。但是实务中肯定不会当月摊销,可能会有考生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提出从11月开始摊销而提出了相应的审计处理建议。但命题专家认为此事项会计处理正确,无须提出任何审计处理建议。6个事项一般不会全部错误而需要提出审计处理建议。事项6题给资料已经明确从2月到12月计提了折旧,租期从3月31日开始,但考生未能理解题意而未对“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或(和)“其他业务成本”进行重分类。
综合题二第1至4题分别要求考生按表格顺序从左右回答是否、理由、层次、交易或账户名称、认定,缺陷、理由及改进建议等,特别是交易或账户与认定要对应回答;可能会有考生回答时不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回答,也没有将认定与交易或账户对应回答出来。第5题要求很难懂,但表格很清楚,但可能会有考生仍不明白而不知如何作答;事项4有两行提示考生事项有2种情况而要分别作答,可能会有考生仍不明白而随便作答。可能会有考生在回答交易或账户名称时回答为采购或销售等。
(二)通篇阅读试题,或许会有收获。
如2007年单选题14、综合题二第1题事项2都与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有关;单选题2、简答题二都与存货的审计目标及审计程序有关;多选题1、2、7、8和综合题二都与识别和评估风险有关;简答题二和综合题二1、2都与交易或账户及其相关认定有关。如果能够通篇阅读试题,有些答案不难从中得出或对你答案的正确性进行验证。
(三)适当识记知识要点,答出关键点。
如简答题一第3题,要求考生回答出评价标准;简答题二要求回答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认定;简答题四要求回答业务承接、业务执行和业务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综合题一第3题、第4题、第5题分别要求续写否定意见审计报告、比较数据和其他信息的处理等内容;综合题二第1题重大错报风险判断理由的表述等。这些内容绝大部都来自教材,需要考生使用教材语言回答。可能会有考生没有识记住相关内容或识记不完整而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而没有回答出关键字词或没有回答完整。
(四)答题要层次清楚。
简答题一第4题,要求在承接业务后发现标准不适当后应当出具何种类型的鉴证报告;综合题一第4题,要求考生回答对上年报表发表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且导致该非无保留意见的事项次年仍未解决时,次年应出具何种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综合题一第5问,要求考生回答其他信息与财务报表存在重大不一致时应当采取的措施等。这些题都要求考生分别不同的情况予以作答。可能会有考生未记住相关知识而不区分情况作答。
(五)按要求分步答题,不要混在一起。
如简答题三、四题等题,都要求先判断再修改或或回答理由,可能会有考生只修改或回答理由。
(六)涉及审计调整时调整项目(有时包括二级明细)、借贷方向、金额均要求完全正确,同时尽量考虑全面,尽量不要整合或拆分分录,尽量使用常规的分录,尽量使用报表项目。
综合题第一题第1问要求考生不考虑重要性水平对6个事项提出审计处理建议。第3个事项是对跨期调整的审计处理,可能会有考生使用“以前年度损溢调整”作为对损溢项目的调整项目。可能会有考生对不受跨期影响的项目也作了调整。
可能会有考生使用不规范的调整项目,或是不完整,或是错字等。
可能会有考生审计调整考虑不全面,如第1个事项或是只对应收账款进行重分类,或是只补提坏账准备;第2个事项未考虑合同预计亏损的确认等;第6个事项或是未考虑累计折旧重分类,或是未考虑费用重分类,或是未同时考虑前二者。
可能会有考生使用完全错误的调整项目,如第2个事项使用“预计负债”。
可能会有考生因粗心而借贷方向错误,如事项1。
可能会有考生因计算错误而金额错误,如事项2、4和6。
可能会有考生使用复合分录而被误判不得分,如事项1将重分类和补提坏账准备合二为一;如事项6将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和费用等三个重分类合三为一。可能会有考生将一个分录一拆为二,如事项4一拆为二。
可能会有考生使用不常规的调整分录,如事项6可能会有考生作出以下调整分录,如借:投资性房地产, 贷:固定资产 ;借:累计折旧, 借:管理费用;借:其他业务利润, 借: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尽管结果与其他相同,但是很容易被误判。
可能会有考生未使用报表项目进行调整。审计报告是对财务报告发表意见,故审计考试一般要求使用报表项目进行调整,而不是会计科目。如果记不清,尽量使用规范的会计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