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年级开了羽毛球课,这让在学校只有乒乓球课的淏淏羡慕不已,原因也很简单,你想啊,羽毛球只要有拍子有球,两个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打,乒乓球呢,上哪里去找案子去?
还好,姐姐学打羽毛球也需要陪练,于是,小家伙自告奋勇地报名了。没想到,这陪练还真不好当啊!由于人家是“练”过的,指挥他这样拿拍子,那样拍球不说,剩下的就是满地捡球的份儿,所以,这陪练只“陪”了一会儿,就嘟着嘴不干了:为啥都是我捡球呀?
万事开头难,学习新本领咱当然要放低姿态虚心些,姐姐不想要你陪,妈妈陪你练!转眼角色对换,淏淏变身成为“主攻手”,妈妈则成了专门给孩子喂球的“陪练”。
这球打的,孩子初拿球拍,妈妈又是个平时都不怎么喜欢运动的懒散人,眼看着一个回合都打不了球就到处乱飞,只捡了一会儿,妈妈的腰就受不了了,只好扶着腰把求助的目光转向孩子。
“我负责捡球!”淏淏自告奋勇揽下了苦差事,“妈妈光陪着我练就行了。”
妈妈打羽毛球马马虎虎,这“陪练”自然也当得不怎么的,可孩子没有一点怨言,捡球跑得满头大汗,慢慢地,学会发球了,能接住一个球了,能回一个球了……
孩子在进步,妈妈也在学习。尽量把节奏压慢,把球打高送到孩子的正手,先让孩子把球接住打过来为原则,慢慢孩子越练越熟练,就这样,陪着练了两天,孩子终于能和妈妈打两三个回合了,有时候猛抽一个球,妈妈都接不住了。
看着孩子拿着球拍得意的笑脸,揉揉酸痛的腰和大腿,妈妈累也幸福着,这“陪练”,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