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陪伴 静待花开
——“智慧家长”发言稿
大家好!我是三一班,李恩骐同学的家长,承蒙学校和老师的信任,给我这个与各位家长交流的机会。孩子的进步和成绩离不开老师们的辛勤教育,在此,表示深深的敬意!
说到家庭教育,确实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每位家长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延伸,环境的熏陶对孩子的性格、习惯、行为都起到决定性作用。和大多数家长一样,我认为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一种职业,我们要用心的、负责的做好他。其实,很多家长都有很好的教育方法,下面我把针对我的孩子的教育体会和大家进行交流:
一、 鼓励孩子,帮孩子树立自信心。
教育学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孩子
需要不断的鼓励和尊重才能获得自信和勇气,就像植物必须每天浇水才能生存一样。鼓励是家庭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儿子刚上一年级的时候,焦虑的提出了好多问题:“上小学后我不会做作业怎么办?如果我交不到好朋友怎么办?没有其他同学优秀怎么办?”看着入校焦虑的儿子,我只有隐藏我的担心,微笑着告诉他:“不会啊!你在幼儿园的表现是很优秀的,并且老师都特别喜欢你,说明你是很棒的!随着你慢慢的长大,你的各项能力都会随着不断提高,你会做得越来越好!每次的一点点进步和成绩,我都会及时给予赞赏。有时候我还故作惊讶的问:“呀!你怎么那么聪明啊!”从他笑嘻嘻的脸上可以看出他的满足。
在和其他家长聊天时,在儿子知情的情况下给予他充分的肯定和赞赏,让别人看到他的努力和进步,鼓励他如何做人、正确对待做好每一件事、从中体会到快乐,培养健康的人格品质。

每时每刻的鼓励,使儿子的自信心不断增强。每次优异的成绩、各种奖状、联欢会主持人的精彩表现、家长老师表扬,
多篇被校讯通推荐的博文、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这些足以证明了鼓励的力量,自信心不断增加。

二、 静心沟通,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我们要做孩子的朋友,平等的相处、谈心。让孩子信任我们,放心大胆的给我们说出心里话,说出自己的困惑。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并且包容孩子的缺点,为孩子指点迷津。

上学期数学期末模拟试卷,儿子考了86分,他没想到会是这么糟糕,以至于不敢告诉我。我知道后也不觉心头一颤,自入学以来最低的分数。虽然不能以成绩论高低,平时我对分数的要求也不高,但是以儿子平时的水平不应该差到这种地步。

在没有看到试卷以前,不明真相的我,还是焦虑的一次一次提醒自己,平静再平静,千万忍住不能发火。在自己不断心理暗示下,假装若无其事的听儿子聊着其他事情。一切像平常一样按部就班的进行着。整个晚上,看着表面故作轻松而内心流露出不安的儿子,终于在睡觉前主动来找我,聊聊这次的成绩。

通过我们平心静气的对话,一起分析总结错题原因,又商
量了解决的办法以后避免错误重犯。从测验不难看出,基础知识掌握还算牢固,主要在于不认真,都是计算出现的错误。加减混淆、进位为主要表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是以后努力的方向。

轻松的聊天之后,儿子高兴地改正错题,告诉我:“妈妈,你是我的好朋友,谢谢你理解我。”
在我家,我们是无话不谈的朋友,向对方互相倾诉自己的烦恼、快乐。儿子告诉我他在校的一举一动,我告诉他在单位我的努力工作和同事之间的事情,彼此分享着彼此的幸福和快乐。儿子和爸爸的关系更像铁哥们,互起绰号、无厘头的嬉戏打闹,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良好保障。

三、 适时引导,做孩子的引路人。
三年级开学以来,儿子每晚的家庭作业总是在提醒、催促、磨蹭、不情愿中完成。且不说作业质量,这学习态度真是让我担忧。在和儿子闲聊中得知,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来自惰性,没有兴趣的事情会产生抵触和逃避心理,所以只有选择拖延,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被动机械的完成事情。最后导致效率低下,质量差,以及心理的焦虑不安。
针对这种情况,我想到了医学知识——内啡肽,一种分泌快乐递质的激素,能够产生欣快感,保持快乐的状态。我利用内啡肽的神秘,引导儿子把做作业当成自己最喜欢的拼装玩具,做完一道题相当于拼好了一个零件,直到做完全部题目,就好像成功的拼装完成一个玩具一样。就这样想象成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会刺激大脑分泌这种快乐激素,在轻松快乐中完成作业。方法果然奏效,两周下来,终于可以主动、认真、高效的完成作业。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枯燥,对于数学的练习,平时我会采用做游戏、应用生活中的实例、家里的一些道具等,练习知识点,变成直观的、有趣味的东西加以理解和巩固。轻松的掌握所学的知识。
孩子在成长中出现的每一个状况,都让我们始料不及。遇到困惑他们也很迷茫,甚至手足无措,同时也考验着我们做家长的耐性和智慧。我们在陪伴孩子的成长中,要善于捕捉闪光点,做适当的引导,开启理智的心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教于他们正确、高效、快乐的学习习惯。

四、 言传身教,做孩子的好榜样。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平时,我自己严格约束自己,做一面镜子。

每天儿子做作业时,我也在努力的学习、读书。学习专业知识,了解新技术、新领域。读教育类书籍,学习育儿经验,为家庭教育指引方向。恶补历史、地理知识,做儿子心目中的“万事通”妈妈。读书,弥补知识缺失,激发了我的求知欲望。儿子做完作业,我们共同沐浴着书的清香,一起读书,一起大笑,一起思考,一起沉醉在书的世界。渐渐地,一种读书的氛围自然而然地形成。每天的快乐阅读,让我们互相鼓励,分享着彼此的幸福,让我们共同进步。读书,培养了我们持之以恒的品质。和孩子读书,让我回忆美好童年。

我们一起练字、写博、读博,在我的影响下,儿子共发表博文119篇,校讯通推荐20篇,校讯通了布满了我们访问的足迹,连续两年被评为校园博客之星。

家长的所作所为给与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也是最直接的,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必须做好言传身教的好榜样。

五、 家校沟通,做好后勤保障。
家长会是我重视的活动之一,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出时间积极参加,并且认真的记录内容,回家后对照儿子的表现了解在班级的水平。反复思考家长会的内容,写出感悟、反思自己的教育误区、以及下一步的打算。

平时通过电话、信息或者找老师直接了解儿子的在校情况,向老师提供孩子在家的表现,和老师一起解决问题。

家庭作业也是家校沟通的重要形式,每日的家庭作业,我都会在儿子检查后,再认真的检查,并且详细的写清楚孩子掌握不牢固的地方,标注容易出错的地方,错题的数量以及写作业的情况,便于老师了解在家的情况。

有效的家校沟通,能让家长和老师了解互相的教育过程,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家长和学校保持教育的一致性。用真诚架起沟通的桥梁,相互配合,让孩子健康成长!

以上是我的几点心得,与大家分享。我想每位家长都会有一套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希望我们互相学习,为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付出我们的努力!陪伴孩子,一起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