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我一直认为,语文就是围绕语文读读写写。学了十多年的语文,现在又教语文,始终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语文课?语文到底该怎么教?“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行黑体字眏入我眼帘时,我越发的糊涂了!
对知识的贪心对杨再隋教授的“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的好奇心促使我拿起文稿一口气读完,然而却没看出个所以然来,静下心开始了第二遍、第三遍……的读,认真的读,认真的划,认真的思考……才从中悟出:原来语文课要的就是: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扎扎实实,轻轻松松。
平淡并非是不追求潮流语文即为“人的灵魂的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发挥语文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用自身的人文素养影响学生的一生。“平平淡淡不是平板淡漠,更不是平庸散淡。平淡之中,有时也会有奇峰突起,有奇思妙想,有神来之笔;有时也会峰回路转,有曲径通幽,有柳暗花明。”这几句话被我划了出来做了个重点符号,语文课一直是我最喜欢的课,平平淡淡才是真,也是我推崇的一句话,然后从文中平淡的背后我悟出了:平淡的背后必须要有热情,平淡的同时必须要有创新。
平平淡淡教语文并非是平平常常,并非是普普通通的教语文,并非是不要不追求潮流,世界万物每天都在发生不同的变化,平淡也要时尚也要有吸引人的那条靓丽风景线。多少天了只要有时间就跟着优秀教师听课,自己备课、讲课,我发现:我们只要把该讲的讲了,改练的练了,用自己对语文的热情发掘语文中的亮点,平淡之极激发自己独到的见解才是小学语文教师最本的一点。
一、 简单并非是不要课外资源
“语文”两字看似简单却被语文界的众多资深教授用最犀利的语言讨论不休。语文课推崇的是精炼,是简洁为美,结合实际而言我只想谈的是:公开课怎么讲才能符合众多人的味口而又能让学生把知识学到呢?也就是怎样才是回归语文课,什么才是有滋有味的语文课?
简单的语文课在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同时同样需要课外的资源,需要各方面的背景材料,即公开课在学生学到知识更要上出自己的亮点,不造作的上出既不俗又不简单的语文课,调动学生的兴趣,听课教师的兴趣,在“精讲多练”的同时要心平气和,不浮躁,不搞形式,找准每节课的切入点,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简单的语文课”更要求语文教师要丰富自己的底蕴,多读书,只要在公开课上达到教学目标了,只要“闹”的有艺术性,有人文性,就应该联系实践不局限课本,个性化的学,只要能游刃有余的驾驭好一节课怎么讲都行!
二、 扎实并非是不超越
“奠基固本,要求切实,训练扎实,效果落实”看到这十六个字我心里很迷茫并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名人的课堂。听了许多优秀教师的名课真的感觉很美但也很飘渺,什么都要学却什么都没学会,这是才感觉到学名人讲课不如自己踏踏实实用自己的方法去教,不能为了花样而把学生该学会的最基本的知识点也扔了。
做小学语文教师就该实实在在的教语文,教会学生该学到的知识,稳稳当当地抓教学,善于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应实中求活,活中求变,变种求新,使语文教师永远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找准方向感,立足课本,不断探索,不断思索,在扎实的语文课中超越一切!
三、 轻松并非是不慎重
“轻轻松松学语文,并非降低要求,放松训练,而是营造氛围,研究策略,讲求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愉快的学习,聪明的学习,轻松地学习,高效率的学习”。读完这几句话我的心沉了许多,脑中立刻闪现出“慎重”二字,感到轻松学习语文的背后是“慎重”我的肩头又重了一些。面对语文——我们的国语课,面对调皮可爱地学生怎样才能把语文课讲得既轻松又深入呢?敏锐的目光,独到的见解,自身的修养,人文素质的提高,丰厚的文化底蕴……
教师轻松的教,学生轻松的学,慎重的是教师的备课,教师的发挥,只要是环环相扣不失语文教师的自然和淡雅,在轻松的“慎重”的同时,会有优秀的教师更会有优秀的学生!
还语文的本色,以众多名人教授的各种思想,各种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认认真真地教语文,还语文的本真,开拓创新,投入情感,超越视野用教师特有的语文教师的本色,语文教师的绝招吸引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用自己的方法踏踏实实地教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