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发挥语言魅力 营造激情课堂作文

2019-08-25 
发挥语言魅力营造激情课堂——《再见了,亲人》教后心得 《再见了,亲人》一课讲的是抗美援朝结束后,志愿军战士们
 

发挥语言魅力  营造激情课堂

              ——《再见了,亲人》教后心得

 

《再见了,亲人》一课讲的是抗美援朝结束后,志愿军战士们离朝回国时与朝鲜人民在车站依依惜别的感人情景。文章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向大娘、小金花、大嫂深情地诉说了她们为志愿军所做的一切:大娘,为志愿军洗补衣服几夜没合眼;冒着炮火为志愿军送食物昏倒在路旁;为救伤员牺牲了自己唯一的亲人小孙孙。小金花:为了救侦察员失去了妈妈;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炸断双腿。整篇文章字里行间包含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深情厚意,歌颂了中朝人民用献血凝成的伟大的友谊。   

 这个故事情节离现实生活很遥远。在人与人之间情感如此淡漠的今天,在物质条件如此发达的今天,孩子们都变得惟我独尊,都变得自私自利。在他们的心目中,很难体会出“中朝人民”那种在鲜血中凝成的伟大友谊是如何的感人;生活的阅历和情感,使他们更无法体会到那种依依惜别之情是如何的难舍难分······孩子们能不能被故事中主人公的精神所感动呢?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呢?该怎样上好这样的课文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经过反复研究,心头突然闪过一丝亮光——“朗读”!对,在“读”中品悟语言,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受到教育。虽然因我个人对朗诵、演讲的喜爱,在平时的课堂上已经十分注重孩子们朗读能力的培养了。但是,孩子们在读这样的课文时,依然达不到入情入境,依然不能读出感情。于是,我就决定用我的朗读为孩子们打开心灵的门窗,启迪他们内心最纯洁最美好的情感。

开始,从课题入手,让孩子们充分质疑——“这里的亲人是我们平时所谓的和我们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吗?为什么称他们为亲人呢?为什么要和他们说再见呢?”······接着,让他们带着疑问,听我朗读课文。

范读课文开始了,教室里出奇得安静,51名同学静静地聆听着我的朗读,仿佛我们此时已经穿过了时空隧道,回到了1958年的朝鲜车站——语言是有生命力的,就看你能不能把它“演”活。我运用着朗读的技巧,用极富有磁性的声音读着,一会儿轻(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小金花,不要哭,擦干眼泪,再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一会儿重(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一会儿急促(你妈妈故意跟哨兵争吵,引出了那个班的敌人。你乘机钻进屋里,解开老王身上的绳索,救出了老王)。一会儿缓慢(你妈妈拉响了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我用发自内心的真情读着,或者轻轻呼唤(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或者铿锵有力(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读着读着,当我读到最后“列车啊,请慢一点开,让我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时,我的眼睛里已经蓄满了泪水,我的声音哽咽了,不得不停下来控制自己的情绪······此时的课堂,静得只能听到我深呼吸的声音,从同学们安静的表现和湿润的眼睛中,我找到了情感的共鸣!我想,孩子们真的被感动了——被我投入的朗诵感动了,被我的“感动”感动了,被文章中朝鲜人民的付出感动了,被志愿军与朝鲜人民难舍的真情感动了。此时,不需要再多的语言,彼此都沉浸在这一份浓浓的情意里:此时,一切仿佛凝固了,所有人脑海的画面仿佛定格在1958年朝鲜的车站上······

接下来,我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他们一个个都是那么得入情入境;然后开火车接读,他们又是那么的声情并茂。从他们的朗读中,能感觉到他们对课文的感悟,能感受到他们激动的心,难舍的情······

今天的这堂课上得非常成功,当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孩子们却浑然不觉,个个意犹未尽。我想,这就是语言的魅力。一堂课的好坏虽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教师的语言修养、运用语言的艺术往往起特别重要的作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发挥这一优势,让学生们在我的课堂上受到激情感染,凭借课本这一载体,让他们的灵魂接受一次又一次的洗礼!“发挥语言魅力,营造激情课堂”将是我今后的奋斗方向,终将成为我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 微笑的朝阳》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