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前,六一节目验收,我们三年级组的一个舞蹈、一个哑剧被刷了下来,孩子们很不高兴,小嘴撅着,眉头皱着,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我理解孩子们的心情,每天那么辛苦的排练,却登不上舞台,实在是不高兴,也不甘心。
看着孩子失落的样子,我们不忍心,于是再找素材,重新排练。正赶上汶川地震,我们决定以此为素材,排练一个情境剧,主题为老师在地震中舍己救学生,志愿军战士舍己救灾民。剧情分为四部分:一、地震前,学校一片欢快的景象,二、地震中,老师保护、抢救孩子,三、志愿军救援,四、为遇难者祈祷、祝福。说干就干,把舞蹈和哑剧表演的孩子集中在一起,着手排练。
排练进行的很辛苦,时间紧不说,关键是这些孩子,他们不熟悉场景,不知道该如何去表演,要手把手的去教,去示范,特别是孩子的表情,不管演的是紧张还是哀悼的场面,他们都紧张、严肃不起来,总是笑嘻嘻的,也难怪,你看其他节目,哪个不是让孩子笑容满面呀!可我们不行,我们必须呈现一个紧张而又令人难过的场景,才能抓住观众的眼,才能打动观众的心。不如此,节目不能上演。
看着学生那嘻嘻哈哈的样子,我们都急了,怎么办?一味的严要求是不行了,得想办法。于是我们给他们讲地震知识,模拟地震现场,看汶川地震报道和图片,想那些遇难的人……,孩子们被感动了,慢慢地不做声了,默默的留下了眼泪。后来的排练越来越好了,他们之间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看着孩子们努力的样子,我们都很感动,我真诚的对孩子们说:“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不管节目能否被选上,老师都认为你们的表演是最好的!”。孩子们笑了,说:“老师,谢谢你们又给我们了一个机会!”。
节目被选上了!孩子们高兴极了。彩排时,他们发挥了自己的最佳水平,台上那紧张、严肃的表情,那轻缓、沉重的动作让台下观众热泪盈眶。
“孩子们,你们成功了!”,我高兴的告诉孩子。他们高兴得一跃而起,大声欢呼。我知道,节目中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还有一些细节需要精雕细刻,但我只想让孩子知道的是他们成功了!也想让他们明白“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成功和喜悦是他们的泪水和汗水换来的!
一哭一笑都是歌,孩子们,“六一”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