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为“诗意语文”积攒能量作文

2019-04-04 
为“诗意语文”积攒能量王崧舟老师倡导“诗意语文”的理想和信念,他认为,“语文是感性的,所以语文教学和语文学
 

为“诗意语文”积攒能量

王崧舟老师倡导“诗意语文”的理想和信念,他认为,“语文是感性的,所以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也必须以感性为主。”我反复地读、思、品、悟,“诗意语文”由形同陌路→披着薄纱→清晰可辨,她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出水芙蓉般地展现在眼前。

我明白了“诗意语文”就是“语文是感性”的:

一是语文课程内容是感性的。因为有人曾经这样富有诗意地表达过: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是语文,语文是牵手的一瞬间。

“咽不下金莼玉粒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是语文,语文是菱花镜里模糊的泪眼。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语文,语文是艰难跋涉中的一声慨叹!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是语文,语文是香冢上花影的摇动。

“身既死兮魂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是语文,语文是不闭的眼睛。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语文,语文是气节里执著的坚定。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是语文,语文是车轮撵过的炭翁的哭声。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是语文,语文是寒风里诗人呐喊后的沉默。

“这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是语文,语文是清秋时节里那飘零的枯叶。

“我是你河岸上破旧的老水车”是语文,语文是老水车吱扭声里河水慢慢地流过。

我说,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是语文,语文是花儿在风雨夜中的无声抗争,是诗人爱春、惜春的情怀。

“忙趁东风放纸鸢”是语文,语文是孩童的欢笑,是孩童放飞的理想。

“奶奶,棉鞋里有好多阳光呢”是语文,语文是亲情在棉鞋里流淌。

“你就是我的继承人”是语文,语文是诚实的品格在闪光,在熠熠生辉。

“游子身上衣”是语文,语文是母爱的折射与诠释。

语文是一种诗性的光辉,一种浪漫的情怀,一种自由的精神,一种高贵的灵魂,一种抒写生命、寄托生命、实现生命自身的尊严和价值的感性存在。

二是,学生是以感性的方式掌握语文的。学生是在大量接触感性的语文材料,投入感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语文的。也就是说,学生在读书中学会阅读,在习作中学会作文,在口语交际中学会听说。积累、感悟、运用,是学生学习语文、掌握母语的不二法门。

我还明白了“诗意语文”的教学也应该以感性为主。要以人的感性生命作为语文学习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点。学生学习的过程,要有体验,有猜测,有想象,有形象,有情感,有感悟,有运用,还有理性与理解。要出生入死,翻江倒海,读出文章(一个词语)的形象、情味和意蕴,将词语演绎得酣畅淋漓、一片锦绣、融化为学生的血肉、深入到学生的骨髓、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又一个鲜活的元素。比如,《两只鸟蛋》中的第二小节是这样的:

“妈妈看见了,说:

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鸟妈妈这会儿一定焦急不安!”

大家知道,这小节里有个关键词语,那就是“焦急”。孩子们只有理解了词语“焦急”,才能体会鸟妈妈此时此刻的心情,才能替文中的“我”反思自己的行为,才能引发“还鸟蛋”的愿望与行动,最后揭示爱鸟、护鸟,环境保护这一本文的主旨。那么,就词语“焦急”的教学而言,这样做就是“感性教学”,就是“诗意语文”。

第一步,老师问:“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焦急’的时候。如果有,请你们举手示意一下。”

第二步,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为什么“焦急”,然后班上交流。

第三步,再回忆一下,自己的妈妈或者爸爸有没有“焦急”的情形。并指名班上交流。

第四步,想象,假如您是鸟妈妈,孩子被强行掠走后,心情会怎样,“焦急”时的表情、心情,会怎样想,怎样做,怎样说?

第五步,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此刻又会怎样想、做、说?

第六步,用“焦急”说一句话。

第七步,“焦急”都可以换成什么词语(换词理解)?

第八步,带着“焦急”的心情读读课文。

这样,学生就不单单是理解“焦急”这个词语的事了,学生有体验、想象、情感、感悟、运用,在不知不觉中,既习得了知识,又体验了情感,还受到了教育,这是实实在在的“学以致用”呀!

从根本上说,感性教学就是一个不断还原的过程。所谓“还原”,就是从语言回到生活、从语言回到生命。所谓“还原”,就是把词语转化为生活中的某个形象,某个场景,某个细节,某个情节等等。感性教学,就是要将语言植入学生的感情之中,成为他生命的一种本质。

总而言之,感性教学是一种形象化的教学,它要求我们还语文以画面、还语文以旋律、还语文以意象;感性教学是一种情感体验的教学,最需要倾注情感;感性教学是一种个性化教学,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感性教学是一种激发生命活力的教学,它视语文为为一种独特的生命现象,学生的言语过程就是释放生命潜能、展现生命活力的过程;感性教学是一种以感性形式对学生精神产生持久影响的教学,形象意义远远大于概念意义。

我们只要做到了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的感性,那么,就能逐渐改善吕叔湘先生所说的——“少、慢、差、费”(积累少、见效慢、素质差、用时费)的语文教学现象。

为下学期的“诗意语文”,为“语文感性教学”而发奋读书,积攒能量,蓄意待发吧!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