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读书,让你走得更远作文

2019-03-11 
读书,让你走得更远——读《读书成就名师》有感在网上偶尔看到《读书成就名师》这本书,我就买了下来。寒假,从书架上
 

            读书,让你走得更远

            ——读《读书成就名师》有感

                    

在网上偶尔看到《读书成就名师》这本书,我就买了下来。寒假,从书架上拿下来,精心地拜读。

这本书的作者是张贵勇,是中国教育报刊社的人员。他花了5年时间对12位名师进行采访。这12位名师是《阅读,生命中最重要的遇见》闫学;《一辈子做个读书人》于永正;《读书成就了今天的我》华应龙;《人生两大乐事是读书、教书》吴正宪;《从50岁做个读书人》钟志农;《不想长大的孩子王》周益民;《与书相遇是最大的幸福》张云鹰;《读出来的真性情》李镇西;《诗意的源头》王崧舟;《被阅读改变的教育人生》窦桂梅;《我原本就是一介书生》程红兵;《做一个有思想的读书人》吴非。每一位名师都有自己的成功之路,有自己的成名之道,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读书,是读书成就了他们。

每一位名师的读书方法也是不一样的。于永正老师读书做到了与教学紧密结合。王崧舟老师是个“杂家”。钟志农老师将阅读与人生规划结合在一起,多研读心理学书籍。吴正宪老师把哲学、心理学与数学相连。闫学老师一边阅读,一边写作。窦桂梅老师也是一边阅读,用阅读改变自己的教育人生,一边写作,写作是另一种阅读、、、、、、

在现实中,许多人都好奇名师成长的秘密。其实,名师的成长没有捷径,无非是苏霍姆林斯基一直提倡并践行的阅读、反思、实践。是阅读让他们走得更远,非得更高,是大量的阅读成就了他们。

闫学老师在2002年,参加山东省特级教师评选,成为当时山东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那一年,她32岁,距离她初登讲台只有11年。她说:“我不敢自称是优秀教师,但是我是一个奔跑的孩子,奔跑是一生的最爱,也是唯一的目标。每一次停泊,意味着另一次启航;每一次眷恋,遗落在奔跑的路上。”她还说:“我的成长史就是完善知识结构的阅读史,就是笔耕不愁的写作史,就是持续反思的研究史。”

我们非常熟悉的王崧舟老师说:读书是你的一种生活方式,就像吃饭一样,就像呼吸一样,成为你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存状态,一种精神生活的状态。更重要的是,让读书成为你有质量的生命的一种品位。如果你能养成这样一种习惯,那么你就能学到文本解读的真功夫。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读书要广博,不能只读第一类书,就是教学业务类的书。还要读第二类书——文学书,第三类书——大文化书。尤其是第三类书,经史子集,天文地理,要旁观涉猎,要成为一个“杂家”。这样你的知识结构才能完善。语文老师的知识,从总体上来说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广与不广的问题。做到了这两点,我想,你自己有了功底之后,解读文本就不难了。

王崧舟老师把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归纳为读书-底蕴-教学。他说,因为读书,我们丰厚了底蕴;因为底蕴,我们的教学充满了活力的灵性;因为教学,我们更加体会认识到读书的意义。

有人问王老师:“读书是不是你的业余爱好?”他说:“应该把业余去掉。读书是我的爱好。我爱读书。读书跟我吃饭一样,跟我呼吸一样,所以我读书:为己读书;天天读书;随行读书。”

因为他博览群书,所以他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种文人的味道。因为他酷爱阅读,所以他的课是一场思想盛宴,是一次精神享受,是一份诗意的光华。因为他丰厚的阅读底蕴,所以他是小语界极具个性的名师,是小语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张贵勇先生在对12位名师的访谈中总结出,是读书成就了他们。高万祥老师在《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中谈到,优秀教师的第一堂必修课就是读书修身。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谈到最多的还是阅读。那么这些名师的时间不是一天24小时吗?他们的时间从哪里来?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第二章节中就谈到这个问题。他说,这就要看教师工作本身的方式和性质。闫学老师也说:当读书称为一种生活方式时,就不愁没有阅读的时间。阅读,应像呼吸一样自然。

慢慢合上书,回味书中的字字句句,每一位的故事都是阅读。转头看到封皮上显赫的红色字体——读书成就名师,更让我记住了这两个字——读书。读书是我们的精神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读书是我们的坚实拐杖,让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读书是我们的漂亮羽翼,让我们在教育的天空非得更高。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