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交往
刚入幼儿园的孩子每每家长离开,有的孩子便满脸的沮丧,甚至还哭哭啼啼地吵闹。孩子的这一现象反映出孩子内心的胆怯、羞怕,实际上表现出孩子不会与人交往。
幼儿时期的交往不仅能促进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同时,对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在社会性交往的过程中,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交往方式,通过交往,能使孩子了解和认识人与人、社会之间的关系。交往是一个人立足现实社会与团体的根本,交往不仅表现出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而且还能反映孩子的情商。因此,教会孩子学会正确的交往对孩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如何让孩子学会交往呢?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和摸索中,我想有以下做法:
真情的自我介绍,寻找同伴
孩子刚接触班集体,他们可能面对的是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脸庞。尽快的让孩子结交小伙伴或玩伴是融入集体的关键所在。因此,让孩子通过自我介绍的方法来认识更多的伙伴。 介绍的时候可以拿着自己的照片或着心爱的玩具以其吸引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力。我在引导儿子的时候,先让孩子介绍自己的年龄、属相和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和最爱吃的食品。然后让孩子再询问一下有没有和自己属相一样的小朋友,有没有与自己一样喜欢玩具的小朋友,如果有让孩子走进这些朋友与其握握手或打招呼示意。这样在孩子的介绍中他能找到与自己性格、属相、喜好相同的朋友并且与他们以一起活动便有话可说、有物可玩。孩子便不会孤单,会更快地融入集体的角色。
适当的让孩子知晓与人交往的方法
在幼儿园孩子交往的环境是群体。要教会孩子在与人交往中如何友好协商,即掌握交往的技能。应教会幼儿交往的语言如:见到同伴主动打招呼“你好”、“我叫×××”、“有空来我家玩”; “给我看好吗?你玩后让我玩玩好吗?” “对不起”。“没关系!”“不客气。”还应教给孩子交往时的态度要要认真、眼睛要注视着对方,表情要亲切、友好微笑、要自然、大方不扭捏。。告诉孩子善待别人,和伙伴友好相处;如一起玩玩具时,不要争,不要抢,要学会玩和谦让。孩子知道了基本的方法后与人交往就会很随和了。
在活动中,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规则
孩子在游戏和活动中结实、认识、熟知并且成为好伙伴。游戏是孩子的主要活动的喜爱活动,同时,也是互相交往的最好方式。它使幼儿在玩中主动学,使幼儿逐渐接触同伴,并愿意和他交往,然而在活动中,我们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在玩滑梯时有的小朋友站在下梯口迟迟不下,后面的小朋友嚷着:“快点!快点!”在荡秋千时,有的孩子长时间的悠荡。排在后面的小朋友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孩子们在活动中没能很好的商量出规则。因此,在集体活动时,应让小朋友一起商量怎样做?如用剪子、包布、锤的方法决出先后顺序。用数1,2,3,4,5数数规定时间的方法来让孩子遵守规则。这样,在游戏活动中就不会出现矛盾,即使出现也能让犯错误的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孩子这样做了,其他小朋友也会这样做,时间长了,同伴就会建立起一种和谐、亲密的关系,就会友好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