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有一种爱叫做等待作文

2018-11-15 
有一种爱叫做等待(嘟6岁)今天早上送嘟去幼儿园,刚出家门,嘟就兴奋地说:“妈妈,下雨了,咱们去看看小蘑菇长出
 

有一种爱叫做等待

(嘟6岁)

今天早上送嘟去幼儿园,刚出家门,嘟就兴奋地说:“妈妈,下雨了,咱们去看看小蘑菇长出来了没。”小区的一个拐角处,在雨后会出现蘑菇,我和嘟嘟见过两次。这次跑过去一看,没有,仔细找了找也没发现。觉得嘟可能会比较失望,正想着是否要安慰一下他。嘟居然先说话了,“妈妈,蘑菇的孢子可能正在土里慢慢长呢,长好几天才能出来。只要有孢子,蘑菇就会长出来,是不是?”

是啊,现在没有看到小蘑菇,也许它们正在泥土里悄悄成长呢,我们可以等一等啊。

关于等待,在我们乐高活动里,有两个孩子的表现,特别让我感动。

那天的活动主题是“风扇”,是孩子们的第一次课。上课时间到了,孩子们陆续走进了教室,有个5岁的小女孩一直抱着妈妈不想进。我和妈妈一直鼓励她,后来,老师答应把教室的门留一条缝,让她可以看到妈妈,她才坐在了教室靠近门口的位置。别的孩子跟着老师回答问题、拼搭积木,小女孩却独自坐在教室的一角,时不时要看看妈妈是否在门外。在活动的后半时,小女孩逐渐参与了,看妈妈的次数也少了很多,并且完成了自己的搭建作品,有些小开心。

活动结束后,家长们走进教室,孩子们开始高兴地给家长介绍自己的作品,跟妈妈说完了,几个小伙伴开始一起用积木搭建各式的汽车和房屋,很疯。小女孩还是很安静,只跟妈妈偶有互动,自己玩起了过家家游戏,一边搭建积木,一边讲故事。故事讲的很完整,爷爷生病住院了,大家坐火车去医院看望爷爷,后来爷爷好了,一家人快快乐乐回到了家。前后大概100分钟。过程中,我一直听小女孩的讲述,在她的故事里跟她互动,鼓励她的想法。突然,小女孩把一块积木朝我扔过来——我相信这个小小的动作表达的不是攻击,而是她与外界互动的开始——她让我把积木放到某个地方,我就按照她说的去做了。

眼看着火车摆的越来越长,小女孩的状态也越来越好。后来,有另外一个小女孩参与进来了,她逐渐地开放了自己,和小朋友们相互补充着故事,搭建着场景。最后,火车载着全家人回家,作品搭建好了,故事讲完了。这时的小女孩已经跟其他孩子融在一起了,他们喊着、跑着,非常开心,天都快黑了,还不想回家。

还有一次带孩子搭建“绞盘”,去营救一艘失去动力的船。开始的绞盘相对简单,通过滑轮、轴、手柄和简单的支架就可以搞定,孩子们捣腾了一会儿,虽然方法很不同,但基本都做出来了。这时候,我发现一个男孩,本来快完成的作品,又拆掉了,一直是拆拆装装的状态,好像没有思路的感觉。过了一会儿,其他孩子的绞盘、底座、重物都做好了,一个个完整的作品呈现在眼前。再看男孩,还在那低着头拆拆装装,周围摆着一堆大大小小的积木。

老师开始介绍棘轮棘爪了,男孩也抬起头听老师讲。看男孩倾听和搭建都很专注,我们就先没有干涉他,让他自己按自己的思路来走,实在还不行,再去帮他。对刚开始接触乐高课程的孩子来说,棘轮棘爪是个小小的挑战,孩子们都埋起头“研究”了起来,拿着砖啊轴啊梁啊反复试了起来。过了好一会儿时间,才有一个孩子做出来了。当我和同事观察其他孩子的时候,突然发现,男孩的带有棘轮棘爪的绞盘也做好了!同事及时表扬了男孩,让他去搭建支架和船只。男孩又开始埋头忙活了起来。

男孩最终完成了自己的作品。用亲手做的绞盘把漂亮的船拉过来,他高兴极了!我们也很开心!

老实说,有时我自己也很没耐心,不喜欢等待。可在孩子们身上发生的这几件事,让我深受启发。

我们不得不承认,孩子的天分是有差异的,有的孩子擅长围棋,有的孩子喜欢唱歌,有的孩子对画画情有独钟,有的孩子的兴趣和优势可能还未完全显现。家长要做的,不是按自己“期待的孩子”的形象去要求孩子做这些补那些,把孩子未经思考的东西强加给他,而是需要多给孩子一些时间,一些耐心,等待孩子慢慢成长。

对有些家长因为“恨铁不成钢”而给施加给孩子的压力,是没有必要,也是没有用的。某种意义上来说,“恨铁不成钢”不是一种“爱”而是一种“恨”,并且很冒险的是,孩子没有朝家长“爱”的“钢”去发展,而是朝家长“恨”的“铁”去靠近,直至孩子长大用事实证明了家长的“预测”:成为了家长经常挂在口头的那块“铁”。

大自然给万物以生命,以空气土壤阳光雨露,由万物去自由发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也应该给孩子足够多的空间,足够多的时间,足够多的努力,足够多的等待,让孩子自由成长。

(PS:刚想起学生时代的一篇文章《病梅馆记》,很有启发,附于文后。)

附:龚自珍《病梅馆记》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