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课题:让孩子懂得承担责任作文

2018-11-02 
家长学校课题:让孩子懂得承担责任教学目的:1.培养孩子有责任感的意义。2.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几个道理:a、每个人

家长学校   

 

课题:让孩子懂得承担责任

      教学目的:

1.培养孩子有责任感的意义。

2.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几个道理:

a、每个人都有分内的事。

b、让孩子充当一些有意义的角色。

c、与孩子进行平等交流。

3.培养孩子负责任的三个方法:

a、顺应孩子的愿望。

b、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c、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小事。

d、家长要以身作则。

教学内容:

一、什么叫责任感,孩子应该有什么样的责任感?

1.何谓责任:责任就是应尽的职责,应该承担的过失。

责任心,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是否有负责任心,是衡量一个人是不是优秀的重要标准。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社会不仅需要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才,同时更需要有责任感,能承担风险的人。

因此,教导孩子从小做一个为自己言行负责的人,是培养独生子女健康人格的基本内容之一。

2.日前,我们孩子不负责任的具体表现和事例。

从来不干家务 ,不洗自己的衣物,房间乱糟糟,不收拾碗筷。不与客人打招呼,不会招待客人。公共场所大声吵闹。大人不催促不会主动写作业,完成学习任务。拿到作业试卷只看分数,不会分析并订正错误之处。课本、作业忘带,总让家长送到学校。做错了事总能找出借口和理由。课堂讲话、吵闹,遭到老师批评,总讲别人怎样,没想到自己错在哪里。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考试作弊权当没错,小事一桩。拿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全无羞耻之心。拿父母的钱胡花乱用,谓之大方,潇洒……

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如此缺乏责任感呢?难道孩子们天生就是如此吗?其实,学校教育有责任,而根本原因还在于做父母的缺乏对孩子责任心培养的意识。

二、责任感的意义

责任感的培养是少年儿童健全人格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责任感将为孩子今后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责任感的培养有助于孩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养成自治、自理能力。责任感的培养有助力孩子理解、体谅别人,养成合群的好习惯;还有助于孩子关心,疼爱别人,能很快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否合适,并及时纠正错误。而没有责任感的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的反应不闻不问,我行我素。

责任心,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是今后他对社会,对家庭的价值体现。可以说,没有责任心的人,既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也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和别人的感情回报。所以父母要格外重视对孩子的责任心培养。

三、培养孩子树立责任感的几个方法

1.每个人都有份内的事

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心,父母的责任心真正应该体现的地方不是在孩子衣食方面,而是对孩子心灵的塑造,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对孩子盲目地给予自以为是的爱,不仅是无效的行为,更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不注重孩子的责任心的培养,那么将来孩子长大后就很可能是一个极不负责任的人。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首先就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份内的事,家里的人不能围着他一个人转。

(事例:约翰提议出去吃饭的事。)

总结:当孩子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之后,父母就应该有意识地强化孩子的责任范围。在家庭中应明确哪些事情必须自己做,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责任,在不同年龄给孩子制定不同的责任范围。给孩子提出要求后,要鼓励孩子认真完成,让孩子在具体的事情中明白自己的责任所在。

2.父母应当让孩子充当一些有意义的角色

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作为家庭的一员,集体的一员。有责任协助做一些家里的事,集体的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家庭,对集体尽责。

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分派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让孩子充当一定的角色。例如:打扫卫生、收拾碗快、为花草浇水等等,并长期坚持,随着年龄的增大,不断赋于更多的任务和责任。

3.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也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一种方式

在孩子大一些之后,可以同孩子谈谈建设家庭的计划,甚至可以与孩子商讨家庭财政的安排;父母也可以适当地让孩子了解一些父母的忧虑和难处,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和选择,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孩子感到家庭的美满幸福,要靠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共同努力,从而增强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心。只有对家庭有责任心的孩子,将来才可能更好地为社会尽责任。

四、培养孩子责任感的几个关键契机(机会)

1.顺应孩子的愿望

尊重孩子的意愿,顺应孩子做某件事的愿望,往往能激发孩子承担责任的热情,对于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大有好处。

(事例:戴维恳求父母养一条小狗。)

总结:要想满足孩子的愿望,顺应孩子承担责任的要求,就应该对孩子充满信心,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相信孩子能把事情做好。

作为父母就应该满足孩子的这些愿望,千万不能包办代替。而对孩子来说,所有这些负责任的努力都十分重要。孩子有能力为别人提供帮助,并能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责任。在为自己或者他人提供帮助时,孩子会有一种幸福的满足感。他们在做事情的过程中,逐渐明白了这个社会是在分担责任和共同努力中运行的。从而无形中强化了孩子的责任意识。

2.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正确地处理孩子的过失,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当孩子知道自己有过错时,内心都有一种要接受惩罚的准备,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要求:为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求得心理平衡。这是多么好的教育机会呀!在孩子内疚和不安急于求助时,让他明白要对自己的过失负责这一做人基本原则,这将使他刻骨铭心。

(事例:里根小时候燃放爆竹)

总结:里根的父亲对里根的教育告诉我们,家长要教育孩子从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只要是孩子独立行为的结果,就要鼓励孩子敢作敢当,不要逃避责任,应该勇于承担后果。家长不要替孩子承担一切,这样会淡化了孩子的责任感。

孩子发生过失的时刻也可以称为教育孩子的“关键时刻”。如果处理不当,孩子也许会毫不在意,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应负的责任,或者过于恐惧而导致精神崩溃;如果处理得当,孩子可能会吃一堑长一智,由此走向成熟,成为一个富有责任感的现代人。所以不论孩子有什么过失,都应该恰当地引导孩子,让他承担,这是现代父母的真正爱心。

3.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小事

父母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不要剥夺了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的机会,锻炼孩子承担责任的意识和能力。

(事例:珍妮和帕莎的约会)

总结:珍妮的爸爸对珍妮的一个小错误严肃对待,甚至为了让珍妮履行诺言,全家人都为珍妮做了牺牲。但这是值得的,爸爸及全家的支持教会了珍妮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要尊重别人,要懂得约束自己的欲望。在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时,父母常常是要做出牺牲的,这也是做父母应有的责任。

4.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做出好的榜样

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过程中,家长应努力要求自己做有责任感的好家长,好榜样,以身作则,为社会、为单位、为家庭尽职尽责。要求孩子办到的事,自己首先要做到。

总结:没有一个孩子天生具有责任感,孩子的责任心是在日常的生活中逐渐积累的,是在长期的生活习惯中慢慢形成的。因此,父母要善于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抓起,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的优秀品质。

五、作业

(一)实践操作题

1. 告诉孩子自己曾经有过什么过失,并向他解释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过失,同时告诉他自己下次将用何种方式去避免重犯。

2.  从今天开始,每周鼓励孩子去尝试做一件事,并教会孩子学会区别承担风险与鲁莽草率。

3. 从今以后,注意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在孩子学习、交友、生活中发现不当的行为,并从责任意识方面有意去进行教育。

(二)问答题:

1、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有何重要意义?

2、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应从哪几方面入手?

3、您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上做了哪些有益的尝试?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