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or写作课?
——6.3作文课
其实这次作文课是临时加的,用了两个课时来完成,分别在孩子写作前和写作后。与以前的上课形式不同,我自己感觉有一点乱,分不清这是阅读课还是写作课,但对孩子来说,写作上的指导还是挺见效果的,我姑且称之为“指向写作的阅读课”吧。
事情源起六一联欢会和六月份就要出炉的校刊。学校要求孩子们在观看联欢会之后,写一写自己所见所思所感,然后择优刊发。二年级的小孩子是第一次写这样的内容,最大的难点有两个,一是孩子会眉毛胡子一把抓,二是孩子不知道怎样去写节目的精彩之处。
基于这种情况,我选了《精彩的马戏》一课,以这篇课文为载体进行了这次作文教学。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第一课时
★标段读文两遍,如有生字词,询问老师或者查字典。
★火眼金睛搜积累,并读两遍。
★指名学生分段讲故事,讲的同时正音,注意生字词:倒竖、顽皮、跷跷板、金属、拱桥、喝彩。
★思考问题:1、作者一共介绍了几种马戏?请你读出文中的句子。
①先说猴子爬竿吧。②黑熊踩木球也很好玩。③山羊走钢丝,表演得也很出色。④还有小狗做算术,猴子骑车,马钻火圈,都挺有趣。
2、作者介绍这些马戏的时候,用哪些词把它们联系起来的呢?比如“先说猴子爬竿吧”中的“先”。
先说、也、也、还有(介绍节目要有顺序,并用这些词连起来。)
3、老师请同学看着书给老师介绍一下这六个节目,看看能不能介绍清楚。
孩子会发现有详有略,因为节目太多,所以就挑自己喜欢的或者印象深的介绍,其他的提一下就可以了。同时,可以运用省略号。小豆豆自己写作时也可以用这样的小妙招,不要全写完,把自己累坏了。
第二课时
★读一篇学生写得不成功的作文,请同学提出自己的疑问。
片段:
先说《踏歌起舞》吧。刘老师跳舞跳得可好了,我们都为她鼓掌。
歌曲《小青龙》也不错,观众们都拍起热烈的掌声。
孩子们疑问是:老师穿了什么衣服啊?怎样跳的啊?李佳硕唱的小青龙怎样好听?......
★自由读课文《精彩的马戏》
★老师读一句,请豆豆们说一说写的是什么?
片段1:先说猴子爬竿吧。猴子穿着衣服,打扮得像个小孩。它爬到高竿顶上,在上面倒竖蜻蜓,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瞅瞅观众。那顽皮的样子,逗得观众哈哈大笑。
写的内容:衣服、动作、眼睛、观众。同时用了“观察+想像”的写法。
片段2:黑熊踩木球也很好玩。笨重的黑熊爬到大木球上,身子直立起来,小心地移动着双脚,让木球滚到了跷跷板上。木球刚滚过中心点,跷跷板的那一头就掉下来了。你看那黑熊多紧张啊!观众又发出一阵哄笑。
写的内容:动作、身子、双脚、跷跷板、样子、观众
片段3:山羊走钢丝,表演得也很出色。在细细的钢丝上,山羊就像在平地上一样,稳稳当当地走过来走过去。山羊还表演了它的绝技。钢丝上插着一块金属原板,只有碗口那么大。山羊小心地把四只脚都踩在木板上,身子弯得像一座拱桥。全场观众都为它喝彩。
写的内容:钢丝、动作、金属圆板、身子、观众。
结论:写节目的精彩,不能只是说“好”或者“精彩”,要从衣服、眼睛、身体、动作,还有观众方面写一写。当然,不用全写,挑自己印象深的写就可以了,最好可以运用“观察+想像”的写法。
★读一篇学生写得比较成功的作文,请同学说说都写了什么,要注意什么。
快乐的六一
梁耀涵
今天,吕老师带我们去看了一场精彩的演出。
先说《踏歌起舞》吧。老师们穿着裙子,打扮得像个仙女。她们在那里转来转去,就像在天空坐着白云飘来飘去。一双圆圆的眼睛高兴地瞅着同学们,那高兴的样子让同学们发出了喝彩声。
《魅力四射》也很好看。孩子们倒立起来,小心地走着,很快又直立起来了。观众又发出热烈的掌声。
《四实武魂》表演得也很出色。体育老师耍出武功,然后让同学在舞台上做操。全场观众都为他鼓掌。
还有《梨园撷英》、《中国美》、《大眼睛》,都挺有趣。音乐老师真有办法,让演员们都学会了。
注意:最后简单介绍的,不用写太多,三四个节目的名字就可以了。
附课文:
精彩的马戏
昨天,妈妈带我去看了一场精彩的马戏。
先说猴子爬竿吧。猴子穿着衣服,打扮得像个小孩。它爬到高竿顶上,在上面倒竖蜻蜓,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瞅瞅观众。那顽皮的样子,逗得观众哈哈大笑。
黑熊踩木球也很好玩。笨重的黑熊爬到大木球上,身子直立起来,小心地移动着双脚,让木球滚到了跷跷板上。木球刚滚过中心点,跷跷板的那一头就掉下来了。你看那黑熊多紧张啊!观众又发出一阵哄笑。
山羊走钢丝,表演得也很出色。在细细的钢丝上,山羊就像在平地上一样,稳稳当当地走过来走过去。山羊还表演了它的绝技。钢丝上插着一块金属原板,只有碗口那么大。山羊小心地把四只脚都踩在木板上,身子弯得像一座拱桥。全场观众都为它喝彩。
还有小狗做算术,猴子骑车,马钻火圈,都挺有趣。马戏团的叔叔阿姨真有办法,能让动物听从他们的指挥。
后续:
批改豆豆们的二次作文时,我的心里都是一种掩不住的成就感。他们从一开始听到要写六一节目时很茫然,最后下笔时却自信满满,这个过程尽管缓慢,但一直在进步。六十七个豆豆各不相同,但总有一大部分孩子受益许多。我愿意帮助他们一点点学会用笔书写自己的快乐的童年。
也许,这个梦想很小,但无论多小的梦想都愿意花最大的力气去实现,这,也是一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