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写了一篇文章<学生自己选择背诵内容合适吗?>,今年偶然投稿,被《中国教师报》204期刊发。
后来,编辑来信说:“侯老师,上次的文章刊发之后,不少老师来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想以此为切入点,在教师论坛开展一次有关"学生自选文段背诵是否可取"的讨论,意下如何?此文看后回复.谢谢 ”
我回复说:“当然好了!自己的文章能引发大家的讨论,我很高兴。希望能通过讨论,推动课程改革的进展。谢谢您。 祝天天开心! ”
下面是《中国教师报》的征稿内容,您不妨也说说自己的看法。
征稿
本报教师论坛第204期刊发了河南侯老师的文章<学生自己选择背诵内容合适吗?>文章发表后,不少一线教师提出了自己对此问题的看法.有的认为侯老师这样做是对的,有的则认为侯老师这样做是因为引导不到位,未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等等.全文如下:
河南濮阳油田第一小学 侯长缨 邮编:457001
不知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还是理解上有偏差,我对于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些教学建议总觉困惑。在学法上,以前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现在要求教师大撒手,教师不但在感觉上、心理上不适应,而且在实施中也遭碰壁。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海滨小城》等课文的课后练习中,第一题要求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对于这种要求,教参中也一再强调,老师不要硬性规定背诵的内容,要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背诵,喜欢哪一段就背诵哪一段。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为了不违背新课程的精神,我按要求让学生背诵,没想到有2/3的学生背诵了开头和结尾两段,因为这两段文字最少。后来,我规定必须从描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选一段背诵,多数学生又选择了描写秋天的一段背诵,因为相比于其他段落,这一段也是文字最少的,真让人啼笑皆非。最后,我要求学生必须全文背诵,组长检查。也不过是一天时间,大多数学生过关。
期中考试时,其中一道题目考查了这一课描写夏天的段落,要求按原文填空,我们班多数学生做得较好。而有的老师是要求学生自选背诵的,当然许多学生也是选择背诵秋天一段,结果失分严重。这令教师大为头疼,我们应该如何要求学生呢?
“教不严,师之惰。”从古至今,儿童总与贪玩共舞,有几个孩子从小就能很自觉的学习呢?就连孟子这样的大教育家小时还有《孟母断机杼》的故事呢!严格要求学生是老师的本分,让孩子们放任自流,而不加以引导,实在是老师的失职呀!
谈起新课改,许多人总要指责以前教师干涉太多,学生没有了自由。现在把太多的自由还给了学生,出现的这些具体问题怎么解决呢?我总觉得,让小学生自选段落背诵,超出了他们的自控和能力范围,反而助长了他们的惰性,忽视了教师的引导作用。一些美文让孩子全文背诵还是有必要的。既能丰富学生的语言,又能汲取文章的精华,对写作也有很大帮助,何乐而不为呢?
小学生自觉性差,在学习上还需要老师家长的督促。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教育观念落后,对于让孩子自选段落背诵的要求,我还是不敢放手。
如果你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对此有何高见?
请对此发表见解.文章字数在1000字以内.三周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