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宝之旅———平原博物院
过年七天乐,在家已过半,左右无聊,孩子闲得慌,忽然想起好像春节期间平原博物院推出了主题为“春满牧野、幸福新乡”的系列活动。大家到平原博物院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展览,还可以现场参与互动,赢取精美礼品,而其中平原博物院的“寻宝之旅”是春节期间针对学生活动的重头戏。
一听说去平原博物院寻宝,孩子乐得眼晴眯成了一条缝。午饭后说走就走,此时也顾不上天空飘起的毛毛细雨,落在脸上凉凉的,坐公交车倒了两趟车来到东区,平原博物院外观设计现代、大气,采用对称式布局,平原博物院五个大字在寒风中闪闪发亮。
和孩爸出示了身份证,拿到了免费的三张门票,一进门,满眼火红的杜鹃和红掌围成一个大大的圆圈似在欢迎大家的到来,春天的暖意扑面而来。
看到大厅介绍“寻宝之旅”活动是社教部工作人员精心设计的,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七,以展厅文物为主题,以7岁至15岁青少年为参与对象的大型趣味学习寻宝活动。
孩子先排队到咨询台领取参赛答题卡66号,看了一下答题卡一共有两大道十六小道分知识填空、连连看等题目。
虽然答题卡图文并茂,题目也不是太多,可是内容却包罗万象,有关于鼎、觚、斛的知识,还有根据图片写出朝代、典故、简体汉字的,更有字画、瓷器细小知识的。要从一层二层这八个展厅内数以万计的展品中找到这些细微的宝贝,每一个展厅内也就一个两个知识点,可谓是大海捞针,确切的说就是一场比时间比体力比观察力的寻宝活动,并且要想在90分钟之内正确作答可不是一件容易事,这就需要孩子们认真地观看展览全部正确回答后,才可赢取礼品。
先从一楼牧野华章一展厅找起,尽量让孩子找,自己找到实物对照后,读一读上面的字,念一念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介绍,她自己再一笔一划地写,我们俩跟在旁边有需要时指点一下,我觉得这样更能加深孩子的印象。孩子先看看答题卡,大概记了记,又认认真真地看看展厅里的牛头爵,一边自言自语道;这个上边像,那边不太像,决定再往后看看。
这是孩子找到的第一件宝贝,也是院里的镇院之宝----青玉鸮(xiao一声) 商代指的是(猫头鹰)。
这是孩子找到的第二件宝贝“子”铜觚铭文拓片
正四处找寻着,忽然听她欢快地声音传来,看她指着高高挂在展台上的图说:找到了,找到了,妈妈快来看,这个就是刚才铭文对应的拓片吧?我会心地点了点了头,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高高兴兴地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乐呵呵去寻下一个宝贝了。
三三两两参观的人可真不少,随处可见陪同孩子来寻宝的家长们,孩子们一会就挤在了一块儿,兴奋地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一边手里拿着答题卡,一边仔细地对展台的展品对照并讨论着对不对这个该怎样连。看到孩子们这样兴趣昂然,大人的兴趣自然也高涨起来。
当然也不乏来参观的大人们,还有讲解员不时地给大家讲解着风土人情、历史典故,只听得照相机快门咔嚓咔嚓闪动。每个展厅内配备了一位管理人员四处走走看看,遇到寻宝的小朋友实在答不出答案时抓耳挠腮之际,也会给予善意的提示。
本来妈妈还想重新转一转各大展厅,感受下牧野文化的博大精深,然而馆内富有旋律的音乐响起,才4点半闭馆的时间到了,实属遗憾。
孩子相继寻到的宝贝:图中带括号为题目内容。
(建瓷观音)出产于我国(福建)省,天启年在明代存在(7)年衣服自然大方重叠,裙带飘飘,发饰丝丝分明,这也是镇院之宝哦。
郑燮竹石兰中堂 (清)代,他在这副绘画作品中题诗的内容:(君是兰花我竹枝,山中相对免相思。世人只作红尘梦,那晓清风皓月时)
活动行至一个半小时,孩子把答题卡上宝贝全部寻找完毕,拿到主办方,确认无误后喜滋滋地领到了一份小礼物。
其实礼品倒是次要的,关键是这次活动充分考虑在寒假假期学生们的需要和特点,极大的调动了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与学习性。在一个半小时的寻宝之旅中,孩子没有象往常去参观别的人文景观那样,看了一样就觉得疲倦直嚷嚷着没意思,而是从头到尾兴致勃勃。
寻宝活动将孩子们的兴趣点和看似枯燥的文物结合起来,让孩子的博物院之行不是简单的走马观花,而是在游戏中学习历史知识,从小培养他们的‘博物馆情结’和文化探寻乐趣,这一点从孩子们兴奋的表情一览无遗。
在观常文物的过程中,光是青铜器就品种繁多,造型丰富。单在酒器中就有30个器种。其中不少是称谓怪僻者,更有不少称谓的字是独特专用,在其它地方见不到,读一读,学一学,记一记,让孩子也能更直观地认识和理解,准备回家给孩子做个这方面的小册子进一步学习。
那些义务讲解的志愿者们也深深地吸引了孩子追随的目光,感觉今天的活动意义非凡,特此记下。
古代人都讲究高枕无忧,我总觉着这硬硬的,枕着总难以成眠。
青花瓷本身的纯净。透亮的瓷白,钴蓝色的青花,精细的描画,美人、神仙、花鸟、传说、故事,一切好的寓意,美的东西都融于图画里。古语有云“平步青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