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好人生,好习惯!作文

2018-03-06 
好人生,好习惯!——从一课两整理谈学习习惯的培养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道路。叶
 

好人生,好习惯!

——从一课两整理谈学习习惯的培养

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道路。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好习惯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性格、行为等都起着很大的决定作用。如今的孩子在父母祖辈的百般呵护下,自理能力、动手能力普遍很差。进入小学后,对学校环境又是陌生的,他们面临的不只是语文、数学、等学科知识的学习和接受,还有很多方面,如要学会做好课前准备,学会传递书本,爱惜学习用品……如果我们老师忽视这些方面的指导和训练,学生学习知识也必将受到影响。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讲台桌上有一支支无人认领的崭新铅笔,忘带、丢失书本、文具的事更是屡见不鲜;还经常出现上课课本拿不出,下了课一转眼书本不见的现象。                

如何改变这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却困扰着老师、影响着学生的现象,是摆在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一课两整理”是指在每节课的课前课后,从学生的生活细节入手,让学生通过对自己学习用品的整理,培养一种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进行精细化教育,同时也是一种文明的表现。开展“一课两整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   晓之以理,明确要求:

在教学中,我们常讲学习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盲目武断地要求学生去做某一件事,往往会让他们厌烦,产生抵制情绪,效果也会不尽如人意。因此,我们应利用学生身边的事例、生动形象的故事对学生晓之以理,让他们明白这样做的目的和意义,产生主动性;然后再给他们提出具体的要求。

例如:“一课两整理”要求学生课后及时把笔、橡皮等放回笔盒、书包。通过讲述“一支铅笔的来历”,让学生明白哪怕是一支铅笔也是来之不易的,花费了林业人员和工人叔叔的大量心血。做好课前课后的整理节约文具,既防止丢失,又节约资源保护了树木。

课前准备好下节课需要用的书本文具,摆放整齐,可以保证下节课的学习有条不紊的进行,更有利于学习。桌罩要求四个角拉平整、不涂画、一周一清洗保持干净;不乱吐乱丢杂物,地面无碎纸杂物。这样做既整洁,又有利于师生的健康,在整洁的环境中学习才会舒心惬意!

离开座位时,要求把桌椅及时归位。这样做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是一种文明的象征;同时也方便周围同学进出,不至于因桌椅摆放凌乱,发生磕磕碰碰等不安全的事件。

二、   以身示范,具体辅导

习惯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要亲身实践。如果只注重说理教育而忽视实践,良好的习惯是不会真正形成的。小学生年龄小,要求明确后还要进行具体辅导。比如,桌罩怎样罩、怎样拉平整、怎样折叠都要一一讲明技巧,并亲自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观察学习。另外,像怎样摆放文具等则是和学生共同实践,探讨出既美观又快捷的摆放方法,体现学生的小主人地位,实现班级管理自主化。

对于能力稍差的学生老师就要手把手地教,直到学会为止。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但要学生养成习惯也需要一段时间的辅导和强化,老师要有充分的耐心,相信学生一定能行!

三、   及时表彰,巩固效果

有了具体的要求,还要有良好的激励机制。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制止和消除不良行为,老师还要适当的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罚等有效手段。学生做了好事,受到他人的赞扬,会继续做好事。“做好事”这种行为的增强是由于他人赞扬起了强化作用。如果学生做得不对也要明确指出,让他们明白哪儿错了,应如何改进。对整理好、习惯养成快的学生我会适机表扬,奖励一朵小红花、为他们的小组评比台上加几分,会让天真纯洁的学生倍感兴奋,他们都想成为班级阵地“星星河亮晶晶”中那颗最亮的劳动星、整理小能手!

培养良好习惯,是一项十分艰巨、细致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正是这一件件小事、一个个细节构成了教育的全部,只要我们采用科学有效的引导方法,持之以恒的训练,就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引导学生养成各种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成就美好人生!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