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缺乏教学经验,处于学习摸索期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题和困扰,幸运的是在学校有很多锻炼的机会,前辈和同事们也给了我很多帮助和鼓励。但是我还是有一块心病,害怕自己会误人子弟,担心我的学生遇到我会成为他们人生中的不幸。虽然如此,我还是不想放弃做一名好老师的机会,我会和我的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任课以来我最头疼的就是学生们对生字掌握的不够好,常常是花费了整堂课的时间在认读生字,学习效果却因人而异参差不齐。优秀的学生很快就掌握了生字,我却不能放下基础差的学生继续进行课程,于是只好一遍又一遍的认读。类似的剧情在读课文的时候也是常常上演,我和孩子们都感觉极度疲倦,学习效果也不理想。本学期,学校提出了“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课题,并针对各年级的学习情况制定了预习大纲。看过我们一年级语文的预习设计后,我认为只要每个学生都可以认真的完成预习,那么在课堂上就可以轻松学习,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会有显著的提高。
这学期一年级语文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阅读及口语交际。我们的预习设计上要求学生自己读课文5遍,在课文中圈画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并认读生字。这无疑减轻了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的工作量。以往我总觉得花费在认读生字和阅读课文上的时间太多,却又不能不做。学生学会了预习,自己完成这一环节的话,我只需要在课堂上检查预习情况,巩固练习就可以了。节约下来的时间可以更好的诠释课文内容,做词语积累,句式练习,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学生们练习书写生字的时间也明显充沛。
作为一年级的学生,孩子们还不能独立的完成预习,他们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帮助。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当前的重点。针对我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我计划从以下几点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1.把预习设计粘贴在语文书上。
2.老师带领学生预习,让学生熟悉预习的步骤,预习的内容,预习的方法。时间一般选择在早自习,占用课堂前几分钟或者是下午放学前的空闲时间。当学生可以自己完成预习的时候,老师就不再参与。
3. 每天下午放学后布置预习作业,让家长帮助学生完成。
4.检查预习完成情况。
5.预习完成优秀的学生要给予肯定鼓励,完成的不好的学生及时督促纠正。
6.持之以恒。魏书生在《好学生好学法》一 书中说:“自学预习一两次,三四次也不能养成习惯,要持之以恒。三次自学的点能连成自学的线,四条自学的线能构成自学的面;六个自学的面能构成一个自学习惯的体,简单地讲一个自学习惯的体要由72次自学行动构成。行动次数越多,习惯的体就越牢固。”
以上就是我班级的预习计划,我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时间跟机会能和学生们共同学习,但我相信只要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他们会沐浴到更多的知识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