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学聚会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记得上次同学聚会大家一起吃饭,聊天聊得非常开心,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然后就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各自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经验。说什么的都有,大家发表着各种各样的意见。
其中的一个同学说:“我儿子最听我的话了,因为他怕我,我说西,他不敢说东,在家就听我的话。”另外一个同学就问到:“呀?这么厉害,你是不是有什么绝招呀?说来听听,你是怎么教育你儿子的。”这个同学一听,来了劲儿:“我就是从小就严格要求他,不听话就打,打了再不听话,就再打狠点儿,我就不信他不疼,疼了自然就听话了,下次让他不听话,他都不敢了。”听后,我打了一个冷颤,胳膊上的汗毛都竖起来了。提问的那个同学,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只是一个劲儿地说:“这样可不行,这样可不行。”
接着我就问另外一个同学:“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同学说:“我可舍不得打孩子,记得我小时候就特别调皮,我们兄弟姐妹好几个,我爸可厉害了,都是用皮带打,那玩意儿抽到身上就是一道血印子,想想我就觉得疼,所以只要孩子不是犯了什么大错,我一般是不会打孩子的。”
刚说完,大家就七嘴八舌的说起来,有的说:“就是,相信小时候挨过打的,都知道挨打的滋味不好受,所以,现在面对自己的孩子,又怎么能够下去手呢?”还有的说:“我要不是从小就挨打挨得多,还不知道皮到哪去了呢?也混不到现在这样了,打有时还是有作用的。”反正是说什么的都有。
其实,我认为‘打’并不是教育孩子的必要手段,‘打’也是分好几种的,也是分轻重的。我也打过我儿子,那是因为他明知是错的,还要去犯错,我说他的时候,他还不承认自己错了,并且还顶嘴,气得我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于是就在他的屁股上打了两下。但是,等到冷静下来以后,看着儿子屁股上的红指印,我是又后悔,又心疼。反思自己的做法,发现自己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够冷静,孩子都有逆反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逆反心理也会越来越重,有时反而是你越打他,他就越叛逆。
我现在对待肉丸子是以“说教”为主,就是先讲道理,用道理来教育他,如果不行,我就让他自己待在一个房间里,或者是不搭理他,等他想通了,平静了,主动来找我时,我再把问题好好说一说,好好分析分析,直到他知道错在哪了,并且要表个态,我才会原谅他。
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的方法到底对不对,科学不科学,但是我知道,孩子的好与不好并不是“打”出来的,而是用好的方法,好的道理教育出来的。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应该学会反思,经常反思是会提高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所以请您反思一下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