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3日下午,听了殷都实验小学孙巍老师题为《成长的智慧》的报告,从结束后雷鸣般的掌声足以说明孙老师带给我们大家的震撼,作为听者的一员,我是完全融入其中的。
培训过后留在脑海里久久不曾忘却的便是孙老师给我们所展示的几幅图,除了耳目一新之外更加令人深思。同样的一幅画,看者的心境不同,看到的图画则完全不同。或是恍然大悟,或是出乎意料,沉醉期中别有洞天,游乎其外奇妙无穷。到底你我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因人而异。小小的画面便折射出教师的成长,简而言之,教师的成长约等于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很多,比如学习、阅读、拜师、讲课、研修、写作等,有利于发展无可非议。然而在成长的道路中,现实总是充斥着太多的诱惑,同时又给你太多干扰,使得原本简单的教师成长复杂与虚幻,使得众生望而生畏,举步不前。所谓的职业倦怠大概也是对于自己的成长迷失了方向,对于未来失去了信心吧。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孙老师的报告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智者总是能够在种种困境面前独辟蹊径。
从古至今,教育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先辈总是身先士卒,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给我们开辟出一条条光明大道。行走于其中,大有畅快淋漓之感。时代在进步,教育也在发展,一轮接一轮的课程改革使得光明大道多少显得有些弯弯曲曲,其间不适应者不乏其数,总还有勇者懂得蜕变与舍弃,学会通过再生去赢得新的生命。单就教育者的生存环境与生活空间而言,教育工作其实是一个让人灵魂容易结茧的工作(窦桂梅语),然而致力于成长的教师会对教育之途的改变有着较高的警觉与敏感,总是能够做出最快也是最恰当的反应,这是我们所看到的。殊不知,这期间也发生着漫长、痛苦、放弃与重新选择的一系列过程。正如那雄鹰的再生:当老鹰活到40岁时,他会面临丧失生存能力的危机,为了能够继续活下去,他会历尽千辛万苦历经漫长的150多天的磨练,获得他的重生。 听着这个故事,勇气、鲜血、剧痛、新生、翱翔、畅快等词语一并在我脑海里出现,不禁为这精灵的选择感到震惊。有着高级智商的人类,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有何理由不心存阳光呢? 就在那一刻,我的心智得以激发,似乎明白了自己在默默中应有的追求:直面诱惑、正视心灵、拒绝干扰,为自己积蓄足以翱翔的新的生命。
成长是对幸福快乐的追求,也是对困难、磨难的忍受、改变与超越。孙老师为我们对于‘成长’做了较为贴切,且极具人性化的诠释。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有在教育生活中经受千锤百炼,历练、提高、再历练、再提高,才得以智慧对待教师成长,才得以拥有一种较高的教育姿态去梳理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拥有别具一格的、别人无法超越的教育生命。我们身处一个似乎有很多机遇,随时都需要迎接挑战的时代,更需要潜心修炼。
报告结束之际,孙老师送给大家一个‘赢’字,并以其组成给我们做了精辟的解读:亡,心存危机意识;口,善于与人交往,懂得悦人悦己;月,在日积月累中积蓄厚积薄发的力量;贝,人生苦旅,把任何经历都视为财富;凡,以平凡之心看待一切。有了如此境界,何愁不赢?
赢在今朝是一种‘赢’,为明日的赢去拼搏也是一种‘赢’,跻身于教师之列的我竟然对教育生命有了一种神往。神往一种让人心动、令人回味、给人力量的教育经历。期盼他日也如孙老师般拥有自己的求知者,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启迪心智。
(注:教师节来临之际,将此文献给给我启迪的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