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四单元3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2.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除法的意义和除法算式的认识。
教学难点:认识除法的意义。
教具学具:小棒、圆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信息图,学生看图讲故事,了解图中信息
2.将相关的信息进行重整,并提出问题。
有15只小鹿,每只船最多能救3只,救小鹿需要多少只船?
有8只小熊,每只船最多能救2只,救小熊需要多少只船?
有10只救生员,平均分成5组,每组几只救生员?
二、探究新知
(一)救小鹿需要多少只船?
1.先用学具摆一摆,再汇报
2.汇报,引导:要求救小鹿需要多少只船?就是求:把15每3个每一份,可以分成几份?既15里面有几个3。
3.师:前面求几个几是多少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那现在的平均分能不能也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呢?
(学生思考,汇报)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平均分的过程,明确除法算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板书:15÷3=5(只) 读作:15除以3等于5
(二)每组几只救生员?
1.学具摆,交流结果。
就是:把10平均分成5份,求每份是多少?
1. 算式:10÷2=5(组)
引导学生说出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3.教学除法各部分名称。(可让知道的学生讲解)
(三)解决救小熊的问题。
问: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求什么?
学生列式,板书,说说各部分的意义及名称
三、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
用学具摆一摆,然后填一填,再订正。
2.自主练习第2题。
引导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再填空。交流时都让其说明白算式的意义。注意引导学生分清算式里已知信息与所求问题,以防学生列式出现错误。
3. 自主练习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3,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4. 自主练习第4题。
此题渗透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读图把信息补充完整,再列式,交流。交流时,引导学生说出列式的依据,即乘除法所表示的意义。
5.自主练习第5题。
学生看图讲故事。小组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于除法,你有哪些认识?你是怎么学习的?自我评价一下。
板书:
除法的认识
有15只小鹿,每只船最多能救3只,救小鹿需要多少只船?
15÷3=5(只)读作:15除以3等于5
有10只救生员,平均分成5组,每组几只救生员?
10÷2= 5(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