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这些天,一直忙于普通话测试的考务工作,今天已经是第八天了, 忙碌、紧张、充实。而面对来自各级各类学校的老师,感触最深的就是参差不齐、各有特色。
我和王老师被安排在考务办公室,负责考前领取、分发试卷与考后验收、密封试卷,属于两头忙碌中间清闲。倒也可以忙中偷闲看看书、聊聊天,只要坚守岗位,不擅离职守,就算是尽职尽责。
因为一直坚守在考务办公室,亲眼目睹了来咨询问题的老师,也亲力亲为地审验证件,为个别老师办理临时准考证。因为办理多了,眼见多了,才感到个别老师对自己的事情何等轻视,何等随意。
准考证的后面明文显示,考试时期要带自己的身份证入场的,可是每场考试都有那么多的老师忘记带身份证,甚至忘带准考证,更有甚者是准考证早就没了。这些,虽不是什么大事,犯不着上纲上条,但也足已看出老师的师德修养与素质体现。见此情景,我不免疑惑:为人师者,何以是表率?如果这样对自己不负责任,何以教育我们的学生?“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行为表达着情感,学生从教师行为中接受着情感的熏染和启迪。世界上再没有任何人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如教师一样的深远影响。教师所表现出的道德面貌,既是学生认识社会,认识问题,认识人与人关系的一面镜子,也是学生道德品质成长的最直观、最生动的榜样。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为人师表,必须时时、事事,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用师德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增强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