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在下班的路上就接到宝贝的电话,“妈妈,你回来吗?”繁忙的工作结束后,在还没到家的时刻听到孩子的声音,那感觉,就像吃了一块糖那么甜。
“宝宝,有事吗?妈妈快到家了。”
“妈妈,你给我带好东西吗?”哦,原来“小家伙”有诈,这句话是她小时候经常说的一句话,现在只是偶尔说出这样的话,平时不能养成这种习惯,我总是说只有你听话了才能有奖励这样类似的话,就算是我下班回家给她买了吃的或玩的之类,也是照个能够奖励她的理由。
“你为什么想要东西呀?”
“我今天听话了,我今天画画得了小红花了。”(其实每次画画都能得到小红花。)紫怡一听就知道她要找个理由才能奖励。
“你想要什么?”
“妈妈,我想要一个棒棒糖,要草莓味的,别忘了给易衡(我的侄子)买一个,他要可乐味的。”一听我有同意的意思,那说话说得更甜了,连什么味的都一串的给说出来了,我也没听到我侄子的声音,她就给他安排好了,想想平时也很少给我打电话提要求,更何况也不是什么大事,再说她还主动提出要给哥哥买一个,不错吗,知道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
我到超市买了两个棒棒糖急忙回家,刚进家门,紫怡就冲过来,“妈妈,给我们买棒棒糖吗?”
“买了买了。”说着就抢我的包,拿出来就分给她哥哥一个可乐味的,自己留个草莓味的。拿到手就想打开吃。
我急忙说“不能吃,该吃饭了,吃饭吃得好,才能吃。”紫怡眼巴巴地看着棒棒糖不能吃,心里很不舒服,但是还是遵从了我的意见,说“我拿着,我不吃,放到饭桌上和我一起吃饭。”
就这样,棒棒糖没吃到嘴里,午饭吃得还好(有棒棒糖的诱惑)。紫怡很快吃完饭就拿着棒棒糖坐到沙发上和她的哥哥一起玩了。不一会儿我就在卧室听到“哇”的一声,我侄子哭了,我连忙跑过去,紫怡一看我气势汹汹地看着她(我猜到肯定是紫怡又打哥哥了),自己边哭边说“我叫他吃棒棒糖,他不吃。”
“不吃就不吃,易衡你说怎么回事?”
“我在看电视,她非要我吃棒棒糖,我说不吃,她就打我。”我侄子哭着说。
我想紫怡可能是太急了,太想吃棒棒糖了,从买来棒棒糖已经忍了很长时间了(吃饭前就想吃),就鼓动她哥哥吃,他们一起吃这样会更好,要不她吃完了,哥哥的还有,她心里肯定不舒服,她还会想办法打剩下的那个棒棒糖的主意,这样事情发生过。
“紫怡你怎么又打哥哥了,他不想吃你非要强迫他。就像刚才你说你吃饱了,我让你再吃一碗米饭你怎么不吃了,自己的事情自己作主,平时你不愿意的事情你也不想做,小朋友在一起有什么不满意的要讲道理,但不能动手大人,下次再打人就到“反思角”去反思。”我气得说了一大串的话。
紫怡一听要到“反思角”,就低着头说“我不打人了。”去进“反思角”是我们惩罚紫怡犯错误的一种手段,每次提到“反思角”她都不愿意去。
“你知道自己错了吗?快给哥哥说对不起。”
“对不起!”
“没关系。”平时我侄子都是让着紫怡(他总说我是哥哥呗),才会有紫怡欺负他的现象。
“两个好朋友抱一抱,和好了。”两个孩子抱在一起了,又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孩子吗就是这样,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一会儿打一会儿闹,一会儿又亲热得不得了。
咳,都是棒棒糖惹得祸!
(可不是我们的“棒棒糖”王妈妈,我们的圈主“棒棒糖”优秀的很,欢迎搜索。)
(有什么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大家一起分享。期待在校信通里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