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路与读书相提并论,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旅游能欣赏到优美的自然风光及人文景观,提高孩子的审美情趣;增长孩子的见识,拓宽其眼界;同时,还可以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品质及亲情。因为我们爱旅游,所以猴娃也去过很多地方,本地的鸡公山、南湾、革命博物馆,远点的武汉、郑州、洛阳、开封、上海、长沙等地。
儿子爱旅游。呵呵,要说也是,哪有不爱玩的孩子呢!只要是出去旅游,儿子特听话,闹人、发脾气、不愿走路的臭毛病统统不见了。这就是旅游带给儿子的好处。有同事曾说过:孩子这么小,就天南地北地带着满处跑,把孩子折腾病了怎么办?最开始带儿子出去游玩时,我也有此担心,所以总是带上厚重的行囊:有满满一包薄的、厚的衣服,有感冒药、消炎药、消食片,当然还要背上一个大水壶,随时为儿子补水。每次出门,老公看到收拾的大背包,摇头又叹气。结果孩子的表现非常好,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期望!猴娃出门比较省事,累极了上车就睡,停车就醒,爬山呀、参观景点啊精神十足,饿了、渴了、累了,也不会捣蛋。本意想着孩子这么小,带他旅游也不一定能记住什么,只想着能开阔一下孩子的视野,锻炼孩子的能力,没想到儿子常常会提到他曾经去过的景点,你要说毛主席的故乡,他就会说长沙;你要是问中国最高的电视塔,他会告诉你在上海……这小脑瓜儿,还挺够用。
儿子的第一次旅游――两个月大的猴娃登上鸡公山
儿子两个月时正值炎夏,老公打着上鸡公山看孩子姥姥姥爷的旗号(姥姥姥爷在山上度假呢),带着我们娘俩上山了。那次的行囊连儿子的小车都驮上了山。我们的出现可把两位老人高兴得不得了。
鸡公山是一座比较繁华的山城,景色幽雅、气候凉爽,是夏季避暑、旅游、疗养的佳处,被列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此时的山下酷暑炎热,山上湿润凉爽,儿子躺在小童车里,乐悠悠地被我们推着在山间小路散步、游玩。当然,胖乎乎的帅儿子也成为了一道景观,每到一处都会被热情的朋友簇拥。记得一天早晨,我陪妈妈登上了鸡公头,举目远眺,美景尽收眼底,咦,儿子哪去了?只看到鸡公头脚下的大树旁站着许多游人,刚刚还坐在山下搂着宝宝的爷孙俩不见。天啊,不会有什么事吧?赶紧四处张望,还是未见到他们身影。焦急的我匆匆向山下跑,也顾不上脚下陡峭的石头,一口气冲到了大树旁,原来是登山的人看见了可爱的儿子,聚在一起逗他玩儿呢。总算松了一口气,只听见一位游人说:“两个月就登鸡公山了,大概是年龄最小的登山者了吧”。是呀,儿子算不算最小的登山者呢!我告诉了长大后的儿子:尚在襁褓中他就上了鸡公山。从此后他常常美滋滋地告诉别人:我两个月就上鸡公山了,厉害吧。
1岁多的儿子走进了母亲河的怀抱
黄河是一条雄浑壮阔的自然之河,一条润泽万物生灵的生命之河,一条亘古不息奔腾渲泄的文化之河。05年的10月黄金周,带着刚会走路的儿子,我们来到了母亲河的身边――郑州黄河游览区。这里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曲径通幽,亭台楼阁点缀在绿海之中。走在秀丽的园林中,观赏黄河雄姿,心胸格外开阔。在车上还是甜甜入睡的儿子下了车就精神十足了,他迈着蹒跚的脚步,东瞅瞅西望望,好奇地打量着这美丽的景点。
景区内的“炎黄二帝”、“哺育”、“大禹”、“黄河儿女”等塑像,《西游记》等古代名著大型砖雕和亭台楼阁,总是吸引着儿子好奇的眼光。不过,最吸引儿子的是乳白色汉白玉“哺育”塑像,其造型是一位慈祥贤美的母亲,怀抱着甜睡的婴儿,显得格外素雅,慈祥慈美,母容子态、栩栩如生,象征看黄河哺育中华民族的骨肉之情。儿子盯着塑像久久不肯离开,呵呵,小宝贝,是不是想起了妈妈哺育你呢?还有一个最吸引儿子的是坐花轿,在半山腰一处宽阔地平台上,游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天、休息,几顶花轿在一旁停着,轿夫们看着游人上来,热情地围上来招揽生意,几个小朋友兴致勃勃地坐上了花轿,喜庆的唢呐声响起,轿夫卖力地颠起了花轿,儿子也被这有趣的情景打动了。看着小哥哥、小姐姐们从轿里出来,儿子也迫不及待地爬上了轿子,“妈妈、妈妈,”儿子拉着我的手让我陪他一起坐轿,看着儿子期盼的眼神,行,和儿子一起享受一下坐轿的感觉吧。
在景区游览了大半天,儿子一句“抱抱”的话也没说,旅游中的儿子是兴奋的。
3岁多的儿子去韶山――瞻仰毛主席
老公常说:让孩子从小接爱革命教育,对他的成长有好处。位于大别山系的信阳是红色革命根据地,只要有时间,我们就会带儿子去附近的革命博物馆参观。07年的黄金周,我们来到了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
韶山,一个世人敬仰的地方。她座落在茂林修竹、青翠欲滴的山冲中。她是中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故乡,也是他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劳动和他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毛主席的故居是一栋普普通通的江南农舍,为"一担柴"式的房子,它座南朝北,背山面水。屋前荷花塘和南岸塘相毗邻,绿水莹莹,风过处,荡起缕缕涟漪。放眼青山,背依翠竹,绿水、苍松和翠竹把这栋普通农舍映衬得生气盎然。
前来参观的游人络绎不绝,大家都怀着一颗虔诚的心瞻仰着每一处景点。走进故居,屋里没有太多的陈设,陈旧的生产生活用具,谷仓,牛栏,柴屋……一切都再普通不过。儿子一边听着导游的讲解,一边好奇地看着屋内的陈设,不停地问“爸爸,这是什么?妈妈,那是干什么的?……”来到毛主席儿时的私塾,儿子轻轻地摸了摸小桌子,悄悄地坐了坐小板凳,一本正经地趴在桌上做学习状。出了私塾,我们去瞻仰了毛主席铜像。十米高的主席铜像高大伟岸,伫立在青山绿水之中,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都虔诚地在主席像前鞠躬致意,表达对一代伟人的敬仰之情。导游为我们讲述着流传的关于主席雕像的三个故事,儿子也在雕像前深深地三鞠躬,表达着他对伟人的敬意。在韶山冲儿子一直都很认真地听着导游地解说,仔细参观着每一处景点,对毛主席充满了崇敬。
韶山归来,儿子牢牢记住了毛主席。每次看见毛主席画像或电视,儿子总会激动地大叫着:“毛主席――,毛主席――”。
来到国际大都市――上海
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世界第八大城市,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贸易港口,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也是全国重要的科技中心、贸易中心、金融和信息中心。带儿子来到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以及旅游胜地--上海,让他感受一下大都市的气息。
来到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是一定要登的。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米,仅次于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和前苏联的莫斯科电视塔,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广播电视塔,成为上海标志性建筑。上海的夜色格外美丽,我们选择了夜登电视塔,领着儿子首先登上了塔高263米处,然后再慢慢下至90米处,从不同的高度饱览国际大都市的壮观景色。看着灯火辉煌的上海,儿子高呼“真美啊”。登高望远,让我体会到现代科技的高明和现代建筑的雄伟,而位于底层大厅的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却让我体会到历史的沉重。
底层的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再现了老上海的生活场景,浓缩了上海从开埠以来的历史。陈列馆有六部分组成,她采用了现代技术,将一千多件珍贵文物,一百多尊真人蜡像和精密建筑模型有机结合,置身其中,身边是旧上海的西式建筑物,各式的商铺,还有旧上海下层劳动人民的住宅,耳边回荡着“栀子花、玉兰花”的叫卖声,仿佛穿梭于时光隧道,领略了上海的历史变迁。儿子还不能理解展厅呈现的历史,却也感受到了旧上海虽然繁华美丽,但是富有的生活只属于一小部分人,而真正的上海主人还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生活,还在被压迫、被欺凌的生活。
从电视塔出来,联想城市新貌,都会感叹东方大都市巨变,赞美浦东新区发展。而东方明珠在夜幕下放射出的绚丽多彩、如幻似梦的灯景,更会把大家带进一个憧憬美好未来的境地。
最近的儿子迷上了恐龙,我们准备暑期带他到南阳西峡的恐龙遗迹园,让他能更多地了解恐龙。儿子正期待着这次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