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知了
“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知了”我对着那一筐知了大叫。
蝉也叫知了、嘛叽嘹,黑老哇哇,幼虫期叫爬拉猴、蝉猴、知了猴。它是同翅目蝉科中型到大型的昆虫。知了的身体长2~5分米,有两对膜翅,两只复眼突出,单眼还有3个。蝉科有两个大的品种,一种就是咱们经常见到的,另一种俗称为毛蝉,只生活在澳大利亚南部。昨天晚上我们就抓知了去了。
昨天晚上,妈妈让我拿上一瓶水和一个空瓶子,我问妈妈:“为什么要带一瓶水,是用来喝的吗?”妈妈卖了个关子:“不是让你喝的,看着吧!我自有妙用。”
我们先到了楼后面的小树林里。呀!那里光线可真暗呀!树林里黑漆漆的,幸好我们带了手电筒,要不然什么都看不见了。我们打着手电筒在树干上面上上下下照了一个遍,接连看了十几棵树都没有发现一只知了,地上也没有发现一个知了洞,可能是因为这里的土太硬了,知了钻不出来吧。我们只好失望地走开了。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另一片小树林,发现有两个人手拿电筒和袋子也在捉知了,我看了看他们装知了的袋子,看样子好像有一二十只呢!想着那里知了应该不少,于是我们也走了过去。
我们拿着探灯在一颗又一颗的树上照着,十棵,二十颗......唉!跑的我四肢无力、晕头转向!可还是一无所获。这时一位奶奶走过来说:“小伙子,你们来的太晚了,知了傍晚时候就开始出来了,想捉知了,明天早点来才对啊!”听到奶奶这样说,我们便打算放弃这活动,开始回家了。谁知,就在我们准备无功而返时,却突然出现了转机。妈妈竟然在地上发现了一个知了洞,我兴高采烈地跑过去,看到一个和我小指甲盖那样大小一个洞,就问妈妈:“这么小的洞里面会有知了吗?”妈妈说:“有啊,你仔细看看,知了就在里边呢!”我蹲下身去,用手电筒的光往洞里照,果然发现了一个小知了在动。我找了一个小树枝,把洞口扩大,把手指伸进去,想把它拽出来,可没想到我越抠,它越往里钻,我拿他没办法,只好向妈妈求救。
妈妈神秘地把水拿了过来,倒了一点进去,我问妈妈:“你为什么要把水倒进去呢?”妈妈说:“因为水里没有空气,所以它要上来呼吸。到时候我们把它抓上来就行啦!”果不其然,知了缓缓地爬了上来,我迅速地把它装进了瓶子里,我想:没想到一个晚上就抓到了一个,唉。我们带着战利品回家了。
第二天早上,妈妈叫我和她一起去买菜,在我看到了一个装着成千上百只知了的大篮子的时候,发出了开头的一声叫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