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了,儿子每天还是早早起床,准时到姥姥家报到。不睡懒觉是儿子的好习惯,只是疼爱孩子的姥姥姥爷又得忙碌了。
第一天上姥姥家,儿子有点儿咳嗽,我不放心孩子就偷偷溜出单位回家看看,瞧,小家伙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姨姥端着碗在旁边喂饭,看我回去还是坐着不动,连碗也不愿自己拿。唉,这样可怎么行呀!得想个办法。对了,儿子对能在幼儿园里帮助老师发点心、勺子之类的工作很是骄傲,也很热心,何不让小家伙在家也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呢?说干就干,不过让儿子动手,一定得先调动他的积极性,得想个好方法。
中午下班回家,儿子正在玩折纸。姥爷已经把饭做好了,我洗了手就开始一样一样地端菜。儿子看见了,堵到厨房门口不让我出去,自告奋勇地说:“我来端。”嘿,不错,小家伙主动请缨了,训练儿子做家务就从端饭开始吧。
“好呀,儿子真棒,知道帮家长干活了,请你先去洗洗手吧”。呵呵,先给儿子戴个高帽子。
“不洗手”。儿子一边说一边从我手里抢盘子。
“不行,吃饭前一定要洗手的,不然细菌都被吃到肚子里,会生病、要拉肚子的”。
“不洗不洗就不洗,你看,我的手一点儿也不脏”。儿子把手伸出来让我看。
“你一上午又涂颜色又玩玩具,手上沾上了细菌,细菌只有在特殊的仪器下(显微镜)才能看得清清楚楚,就象小虫子一样在手上乱爬,我们用眼睛看不到的。如果不洗手,它们就会钻到肚子里,让人生病。”想起电视上舒肤佳的广告,手上的细菌显微镜下现出了原型,真该让儿子好好看看。
“就不洗”。儿子的犟脾气又上来了,我们一个要端饭一个不让端,就在厨房门口僵持起来。
儿子看着我不肯让步,连前来劝解的老人也被我推到了沙发上坐下,只好泪眼婆娑地挪到了水池旁。看儿子去洗手了,我也放缓了语气。洗净手的儿子高兴地为大家端饭,意外又发生了。儿子端着碗小跑着向客厅奔去,只听见“砰”的一声,儿子趴在了地上,碗的碎片和米饭洒了一地,坐在沙发上的姥爷一把搂起了儿子,我也慌忙跑过去抱住儿子,一边轻声安慰儿子,一边检查他是否受伤。仔细收拾好满屋狼籍,唯恐地上有遗漏的小碎片划破儿子的嫩皮肤。
看着坐在姥爷腿上的儿子没有受到惊吓,我问道:“怎么摔倒的?”
“我不小心被沙发绊倒了”。
“妈妈告诉过你的,走路一定要小心,不然会被物体或因路不平被绊倒,下次要注意了。”
“你还端饭吗?”可不能因为这个意外把儿子的积极性扼杀了。
“端啊,这次我会小心的。”儿子一看我没有批评他,高兴地跳下沙发。
这次儿子双手端着碗,小心地把饭菜一份份地送到了餐桌上。在表扬声中,儿子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开心地坐在椅凳上吃饭。
呵呵,儿子端饭已经坚持一个多星期了,现在连吃过饭再把盘子送回厨房也成了儿子的工作,有时候儿子还会把自己用的勺子洗干净放好,儿子吃饭也不再要人喂了,看来让儿子适当地做家务取得了第一步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