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的目的
老爸说打乒乓球可以锻炼注意力,而且乒乓球运动员看起来很稳重,这些都是我们这个油嘴滑舌,坐不住的儿子需要锻炼的,因此,我们决定今年暑假送他去“乒乓”。
乒乓的诱惑
虽然我们注意挺好,可是剃头摊子一头热可不行,怎样让儿子自己靠近球案呢,说起来真够巧的。
第一天到了训练场,儿子却嚷嚷着要打篮球(篮球场就在乒乓球俱乐部旁边),幸亏教练说教练说儿子太小,还得等两年,才解脱了我们,不过真打篮球也行。虽然儿子眼巴巴的在旁边看着篮球场上热火朝天的场面,羡慕的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我们还是拐进了乒乓球俱乐部,。
巧了,小外甥已经在训练了。原来,我们两口子唠叨了那么长时间乒乓,没有说动儿子,到把儿子的姑姑说动了,雷厉风行,人家已经训练两天了。
更巧的是,还有一个跟儿子同龄的小家伙也在训练。小家伙不务正业,没事就往场地边跑着玩,不久两个小家伙就交上了朋友,临走的时候,那小家伙还不放心的交代:“明天一定要来呀!”
女教练胖胖的,很和蔼,摸着儿子的脑袋,儿子有点害羞,躲在我的身后,探出个小脑袋,好奇的观察着。
面对儿子的犹豫,我没有强迫:“那么我们明天来试试吧?”不知是什么原因,儿子点了点头。
新鲜的乒乓
乒乓球场地挺大,可是真够热的,里面的大概有30多个小运动员,一个个汗流浃背,有的已经光膀子了。儿子头一次走进球案,头一次拿起球拍,好奇地抓着球看来看去,好奇的看着黄色或白色的小球在案上跳过来跳过去,好奇的用球拍砸球,好奇的和别的差不多的小朋友们交流着。不一会儿,后背的衣服就湿透了。
女教练手把手的教儿子横握球拍,挥动手臂把球击过去,儿子也专心的练着,在后面排队的时候还挥舞着小手臂模仿前面的队员。球用完了,就主动拿起塑料盆拣球去,很乖很听话。
我回去喜滋滋的讲给老公听,老公给我泼了一瓢凉水:“过两天不新鲜了,在看吧。”
疲惫的乒乓
不幸被老公言中,几天以后,儿子就开始嘟噜:“我不想去打乒乓了。”每次都要我牵着他的手连哄带吓得给送去。儿子总是懒洋洋的走进球场,然后排队。训练的时候因为有小教练他也不敢怎么样,捡球的时候就不行了,东跑西看就是不拣球,两个小时的训练时间,到有一个小时游游逛逛,跟第一天我们碰见的那个小家伙一模一样,事实上,那个小家伙在我们去得第二天就消失了,估计是实在坚持不下来了,难道儿子也会是这样?
坚持的乒乓
碰到困难就放弃,会使孩子的毅力越来越薄弱。但是纯粹的强迫是绝对不行的。我和老公想了不少办法,正好要开奥运了,儿子在电视上接受了不少奥运知识,什么金牌,银牌,冠军,奖杯的,不住口地说自己要拿奖杯,这恰好成了我们激励他的方法之一,想拿奖杯呀,那就要好好练。儿子最害怕老爸,老爸就经常到俱乐部观战,不给儿子偷懒的机会。
训练结束后,我们还要当陪练,为了鼓励他,输还要输得像是被儿子打败的。我和老公对打的时候,儿子就给我们记分,这下不仅观摩了战况,儿子的加减法也快学会了。在这期间,我们还认识了几个住校的专业队员,7、8岁的样子,球却打得好,看我们打球就要求和我们一起打,后来混得熟了,开始赢冰棍吃(当然与情与理,都是我们买)。刚开始儿子还盼着我们输了就有冰棍吃,过了一天,儿子反过劲儿了:“妈妈,你今天别带钱啊,让老爸也别带……”看来这家伙还不傻。不过跟着群专业队员在一起,儿子长了不少见识,什么猜球啦,网球了,擦边球了,削,搓,旋,拉等等。儿子嚷嚷着要跟专业队员打(可惜人家不愿意跟他打,只好在旁边观战啰)。
因为吃了加餐,儿子的乒乓水平进步不小,估计受到教练的表扬了。有一天,儿子回去兴高采烈的对我们说:“教练夸我拣球拣得好。”,看着儿子高兴的样子,虽然不是球打得好,可儿子体会到了快乐,我们也松了一口气。
可是也有惨痛的教训,因为我们的指导,儿子的反手发球动作走了样,总是又高又飘,以后我们只和儿子打球,专业动作,再也不敢随意插手了。
好玩的乒乓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儿子现在打乒乓不用我去送了,自己掂着球拍就走了。训练一结束就忙着找自己的朋友们打对抗赛。虽然这群小雏鸟们还只会发球,可是我们已经挺满足了。说实话,这帮小子们虽然整体上还打不过我们,可是他们专业的发球如果发得好,我这个业余选手还真是接不住。
训练的时候,儿子恢复了刚开始的认真,跟在别人后面模仿着挥手,跳,正手,反手什么的。打球的时候也会摆姿势了:腰弓起来,屁股撅起来,手里拿的小球轻轻的在案上震动几下,然后托起小球,小眼睛贼溜溜转几圈,然后,把球在台面上一“滴”,挥拍,发球成功(他还没有掌握抛发球)。
拣球的时候还是要玩,不过不是闲逛了,经常是比赛谁一个手里纳的乒乓球多,现在儿子一只手最多可以拿五个,真是难以想象。儿子还喜欢钻到球案底下,所以专拣案底下的球,每天回来,两个膝盖都黑黑的。
儿子回家会对我说:“妈妈,今天教练表扬我了,说我以前都打不上案,现在可以打上了。”
“妈妈,今天教练讲的我全听了,听我给你说哦……”
课间休息的时候,年龄相仿的孩子们蜂拥而出,一起玩“摸头发丝”,儿子还特意把自己剃了个光头……
打球的时间是快乐的。
无尽的乒乓
一个月过去了,又到了交费时间,我问儿子还想不想再打,儿子一时没有回答。我带着儿子去征求教练的意见, 教练说儿子已经学到第二节了,其他几个小孩比他大还在学第一节,可以继续练。
儿子给带了顶大帽子,冲口来了一句:“我还要练。”虽然回去以后稍稍有点后悔,可是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呀!
当然乒乓决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想让儿子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一些东西:体力,耐心,毅力,勤奋……无论干什么,我们不是都必须用这些东西和我们本身的惰性等劣根性斗争吗?儿子的乒乓历程还会经历很多坎坷,可能比唐僧的九九八十一难还要多,可是当孩子能经得起这些磨难的时候,他们才是真得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