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一张英国公立学校小学毕业考试数学试卷,最让我感兴趣的不是它的题目,而是整张卷子的考试要求。
这张试卷上的考试要求有以下四条:
1.尽可能认真、快速地做题;
2.如果时间充足,认真思考;
3.遇到不会做的题,可以跳过去做一下道题;
4.如果在考试结束之前完成试卷,回过头来再检查一遍。
这四条考试要求,充满了人文色彩!
它不仅仅是考试的一个提示和提醒,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习惯的积累过程。
我常想,孩子们在考试前阅读一下考试要求,而不是上来就做题目,对孩子来说,该是一种什么心情?会对孩子的考试产生影响吗?
我尝试着自己出了一张有着“考试要求”的卷子。
如,在学生完成卷子口算练习时,我在题目的旁边画上一个卡通人,卡通人说一句话:要仔细呀!
再如,在学生完成解决问题的题目时,我在题目的旁边画上一个卡通的感叹号,提醒学生:要把题目读懂了,再开始完成。
还有,在学生完成选择题目时,提醒学生要注意题目要求。
最后,在卷子结束,智慧老人提示孩子回过头来检查一遍。
卷子收上来之后,我发现很多地方有学生的回应。
如,在卷子上的口算题目卡通人旁边,有的写着我每道题都认真检查了;有的写着放心二字;有的写着我会努力……
再如,在解决问题的题目要求前,有人写道谢谢!在最后的要求检查的要求旁,个别孩子写着“已经认真检查了”
……
看到孩子们的回应,我感觉试卷不再是学生做、老师改的一张作业纸,而是具有生命载体的师生交流的阵地。
我们的考卷,很喜欢设计一些“陷阱”题目,除非特别细心的孩子能绕过去,其它的学生非要掉进去不可。我不是说反对出这样的题目,而是变换一种方式,在这些题目的旁边,提醒孩子多想一想,多思考一下,我想,这样的考试可能更有效!
因为,这些“陷阱”题目中,往往会有一些学生易错的知识点,考这样题目,我想决不仅仅是考试学生,让学生出错。
它的目的可能有以下几点:一则是检查学生掌握情况;二则是让学生会这些题目;三是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点印象,以便更好的应用。
既然目的如此,何不像平时学生完成作业时,提醒学生细心一些,检查一下。
有趣的是,我对学生做完那张卷子后,对学生进行了访谈,孩子们七嘴八舌,让我感动的是孩子们的话,“我觉得这张卷子会说话,一直提醒我们大家要注意认真完成题目,感觉很好!”
是啊!考试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写不出来,重要的是让学生总结以前所学知识,更好地积累以前所学知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既然如此,何不把一些我们所期望学生养成的一些学习习惯,一些做题目时的要求,在试卷上有所体现,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养成一些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因为,习惯的养成靠的是平时的积累与坚持!
因为,考试也是帮助孩子积累学习经验、学习习惯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呼吁大家试试看,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