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站在同一高度
前天开家长会,几个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没考一百分因粗心,好几个地方都做错了,就责怪自己的孩子笨。还有个家长打电话说要给孩子请一个辅导老师。于是我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对父子眼看太阳快下山了,急忙将牧场上的牛赶进牛棚里。
父子俩将所有的牛都赶进牛棚,可偏偏有一只小牛任你怎样拖拉,它都不肯进牛棚。
这时母亲走出来问:“怎么回事?”
“小牛不肯进牛棚,我们也不知怎么办才好。”父亲说。
母亲走到小牛旁边,用手指贴着小牛的鼻子。小牛误以为是母牛的乳头开始吸吮手指。母亲就用手指贴着小牛的鼻尖,顺利地将小牛送进了牛棚。
这对父子一直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心想天快黑了,必须赶快把小牛赶进牛棚,所以他们并不顺利。
可母亲却站在小牛的立场,认为小牛可能肚子饿了,正在找母亲吃奶,所以它能顺利地将小牛送入牛棚。
由此我想到我们做老师和家长的,如果用成人的要求、一百分的标准看待孩子,看到的只能是一个一身缺点、一无是处的孩子。如果我们蹲下身来,与孩子站在同一高度,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分数,他们从一无所知到学会这么多东西,已经很了不起了。回想当他会叫爸爸妈妈时,我们是多么的开心,从来没有想他叫的是不是标准;当他迈出第一步时,尽管走的蹒蹒跚跚,摇摇晃晃,可我们却没有责怪他走的不稳。正是因为我们的夸奖,鼓励,才使他们越说越好,越走越稳,成为一个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的小学生;正是因为我们的赞美,他们才不怕犯错,一遍一遍地尝试着,实践着,才懂得这么多的道理,学到这么多的知识。为什么一上学,我们就用一百分来衡量他的聪明与否?而不是弯下腰来和他一起在同一个高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站在他的角度想一想,其实他已经很努力了,付出了自己的劳动,我们为什么要抹杀他辛辛苦苦得来的成绩呢?
家长听后若有所思,但愿我这段话能引起家长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