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餐桌谈文化促感情 看到这期话题,感觉时光匆匆如流水,忙忙碌碌中仿佛一眨眼间孩子又到了期末备考的倒记时。 每天6点20分,先要让音乐唤醒彼此的耳朵,十分钟的经典诵读之后,让宝贝自已起床洗漱。因为时间紧迫,总是匆匆吃完就上班上学各司其职,时间相对绷紧些。 只有到了晚上或是难得的周末聚会,才是大家真正交流情感的时间,和公公婆婆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吃上个团圆饭。餐桌上始终是孩子当主角,当然当少不了她的叽叽喳喳。 在我们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孩子就是我们家的开心果,每天从学校接回来之后,有时候在路上就开始讲,一直讲到饭桌上,她开始绘声绘色地讲她在学校发生的趣事乐事一箩筐,或是讲笑话或是说故事,说到高兴时手舞足蹈,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周末中午,照例接着她去婆婆家吃饭,还没停稳车,她就在门口哟喝着。爷爷应声开门而出,她蹬蹬地跑到屋里,见奶奶正忙里忙外包饺子,孩子也要帮忙擀皮。爸爸在一边打趣道:“你会擀皮吗?” “谁说我不会,再说了,我都已经长大了,”洗手之后给她围上小围裙,早先都是婆婆给她先讲解,后示范,动作慢一些,让她看得清楚,孩子跟着做练习,跷着兰花指,两个手一压一压,你别说,圆圆的薄薄的饺子皮,现在真像模似样了。只是这包饺子的卖相,还暂时叫人不敢恭维,一个个有气无力地趴在那里,名副其实的扁食让我想笑又不敢笑,这好歹也是人家的劳动成果啊,多鼓励多支持啊。于是乎有说有笑,全家上下齐动员。热气腾腾的饺子上桌,她又自告奋勇屁颠屁颠地拿来香醋和香油。待全家人坐定,她就开始了今日播报:说老师最近在班里成立了学习四人小组,把全班同学分为八大组四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从老师的短信我已经知道了,老师上周表扬孩子这一小组在创编故事中得到第一名。老师这个方法好,两男生两女生,不赖,那可不就是四人帮吗?我趁机问道:你们四人小组是如何互相帮助的啊?“就是我们小组的男生没带作业,然后我们就督促他,让他下午带作业来,上课主动去找老师改作业,所以老师没有扣我们小组的分。“哟,那你们小组很不错哦,都很负责任的。”“我们小组的另外一位女生很认真负责,这个同学做作业错题多,课间时就把他叫过来,让他认真订错,然后找老师改正错误。我觉得这一点应该向她学习。”“看来大家要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共同学习,才能进步。” 今天姐姐一家三口也来家中,更是热闹非凡。姐家的孩子上初一,姐姐捎来了一只浓香四溢的烤鸭,这边见哥哥给姥姥来了一份饼卷菜,孩子也不甘示弱,赶紧亲手卷了一个送到爷爷手里,连声说爷爷你吃,把爷爷奶奶高兴得合不拢嘴连连夸奖:两个孩子都懂事。婆婆也不失时机的推出她的奖学基金:马上就期末考试了,希望孩子们都认真备考,考得好过年除了压岁钱还有额外的红包奖励。这一番话让倒真是鼓舞士气,两个孩子都摩拳擦掌,孩子更是现场表态:我争取考一根火腿肠加两个鸡蛋。“呵呵,这可不是光嘴上说说哦,考试千变万化,来不得半点马虎,是需要平时的日积月累的。”“我知道,你给我的字要努力再努力,认真再认真。”孩子拖着长音应答到,全家人都不约而同地笑了。餐桌边,每个人都谈谈自己一天的经历、见闻和感想,作为家庭的一份子,有时我和老公也会说一说在工作中遇到的事情和进展,婆婆和公公也会适时插上一两句她和院里邻居们的诸如物价飞涨啊天气啊如何省钱买菜砍价之类。我觉得也只有这时候大家团团圆圆的围坐在一起,头碰头吃上一顿团圆饭,无形中在餐桌上缩短了彼此距离,这个时候心情也特别舒服,因此在饭桌上大家畅所欲言。 但是让人苦恼或心烦意乱的事情尽量少提,如果讨论起这些,企不是连食欲也没有了。呵呵,不论是老人们的家长里短,还是孩子们的新闻八卦都会给家庭增添温馨、愉悦的气氛。 看着孩子把自己碗中的饺子吃得干干净净又自己送碗到厨房,我个人觉得两个孩子在尊敬长辈,奉献爱心这一点还是不错的。现在不用我很教育,孩子懂得尊敬长辈。作父母的我们不仅要身作则,也要不失时机地教育、引导孩子给长辈夹菜,并且要身体力行适时参加劳动,让孩子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爱心的互动。 生活在琐碎中前行,餐桌文化吃的是热热乎乎、谈的是暖暖和和、行的文化礼仪,一家三代人和和睦睦,亲情在谈天说地中不断升华。
小餐桌谈文化促感情
看到这期话题,感觉时光匆匆如流水,忙忙碌碌中仿佛一眨眼间孩子又到了期末备考的倒记时。
每天6点20分,先要让音乐唤醒彼此的耳朵,十分钟的经典诵读之后,让宝贝自已起床洗漱。因为时间紧迫,总是匆匆吃完就上班上学各司其职,时间相对绷紧些。
只有到了晚上或是难得的周末聚会,才是大家真正交流情感的时间,和公公婆婆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吃上个团圆饭。餐桌上始终是孩子当主角,当然当少不了她的叽叽喳喳。
在我们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孩子就是我们家的开心果,每天从学校接回来之后,有时候在路上就开始讲,一直讲到饭桌上,她开始绘声绘色地讲她在学校发生的趣事乐事一箩筐,或是讲笑话或是说故事,说到高兴时手舞足蹈,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周末中午,照例接着她去婆婆家吃饭,还没停稳车,她就在门口哟喝着。爷爷应声开门而出,她蹬蹬地跑到屋里,见奶奶正忙里忙外包饺子,孩子也要帮忙擀皮。爸爸在一边打趣道:“你会擀皮吗?”
“谁说我不会,再说了,我都已经长大了,”洗手之后给她围上小围裙,早先都是婆婆给她先讲解,后示范,动作慢一些,让她看得清楚,孩子跟着做练习,跷着兰花指,两个手一压一压,你别说,圆圆的薄薄的饺子皮,现在真像模似样了。
只是这包饺子的卖相,还暂时叫人不敢恭维,一个个有气无力地趴在那里,名副其实的扁食让我想笑又不敢笑,这好歹也是人家的劳动成果啊,多鼓励多支持啊。于是乎有说有笑,全家上下齐动员。热气腾腾的饺子上桌,她又自告奋勇屁颠屁颠地拿来香醋和香油。
待全家人坐定,她就开始了今日播报:说老师最近在班里成立了学习四人小组,把全班同学分为八大组四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
从老师的短信我已经知道了,老师上周表扬孩子这一小组在创编故事中得到第一名。老师这个方法好,两男生两女生,不赖,那可不就是四人帮吗?
我趁机问道:你们四人小组是如何互相帮助的啊?
“就是我们小组的男生没带作业,然后我们就督促他,让他下午带作业来,上课主动去找老师改作业,所以老师没有扣我们小组的分。
“哟,那你们小组很不错哦,都很负责任的。”
“我们小组的另外一位女生很认真负责,这个同学做作业错题多,课间时就把他叫过来,让他认真订错,然后找老师改正错误。我觉得这一点应该向她学习。”
“看来大家要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共同学习,才能进步。”
今天姐姐一家三口也来家中,更是热闹非凡。姐家的孩子上初一,姐姐捎来了一只浓香四溢的烤鸭,这边见哥哥给姥姥来了一份饼卷菜,孩子也不甘示弱,赶紧亲手卷了一个送到爷爷手里,连声说爷爷你吃,把爷爷奶奶高兴得合不拢嘴连连夸奖:两个孩子都懂事。
婆婆也不失时机的推出她的奖学基金:马上就期末考试了,希望孩子们都认真备考,考得好过年除了压岁钱还有额外的红包奖励。这一番话让倒真是鼓舞士气,两个孩子都摩拳擦掌,孩子更是现场表态:我争取考一根火腿肠加两个鸡蛋。
“呵呵,这可不是光嘴上说说哦,考试千变万化,来不得半点马虎,是需要平时的日积月累的。”
“我知道,你给我的字要努力再努力,认真再认真。”孩子拖着长音应答到,全家人都不约而同地笑了。
餐桌边,每个人都谈谈自己一天的经历、见闻和感想,作为家庭的一份子,有时我和老公也会说一说在工作中遇到的事情和进展,婆婆和公公也会适时插上一两句她和院里邻居们的诸如物价飞涨啊天气啊如何省钱买菜砍价之类。
我觉得也只有这时候大家团团圆圆的围坐在一起,头碰头吃上一顿团圆饭,无形中在餐桌上缩短了彼此距离,这个时候心情也特别舒服,因此在饭桌上大家畅所欲言。
但是让人苦恼或心烦意乱的事情尽量少提,如果讨论起这些,企不是连食欲也没有了。呵呵,不论是老人们的家长里短,还是孩子们的新闻八卦都会给家庭增添温馨、愉悦的气氛。
看着孩子把自己碗中的饺子吃得干干净净又自己送碗到厨房,我个人觉得两个孩子在尊敬长辈,奉献爱心这一点还是不错的。现在不用我很教育,孩子懂得尊敬长辈。作父母的我们不仅要身作则,也要不失时机地教育、引导孩子给长辈夹菜,并且要身体力行适时参加劳动,让孩子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爱心的互动。
生活在琐碎中前行,餐桌文化吃的是热热乎乎、谈的是暖暖和和、行的文化礼仪,一家三代人和和睦睦,亲情在谈天说地中不断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