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路:
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常和孩子做《找五官》游戏;在健康活动中,也开展过认识五官的教育活动。但我总觉前两者缺乏点什么,而这种缺憾我一直找不到合适的途径去弥补。直到有一天欣赏到了《我》这首诗歌,诗的优美意境和易懂的语言深深的吸引了我 。太好了,这首诗不是对我前两个活动缺憾的有益补充吗?我脑子里立刻闪出了大胆的想法:把这首诗歌介绍给班上的孩子们,让孩子们用纯真稚嫩的童音朗诵出来。于是就产生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 幼儿欣赏学习诗歌《我》,感受儿童诗的语言美。
2 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大胆参与多种形式的朗诵。
3 激发培养幼儿朗诵诗歌的兴趣。
准备:
音乐《梦幻曲》
老师在花丛中的照片一张
图谱一幅
过程:
1 出示老师在花丛中的照片,幼儿了解图片上和诗歌相符的内容。
——瞧!照片上是谁?(余老师)
——老师在干什么呢?
____我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在做什么事情呢?
在余老师的照片里,还藏着一首优美的诗歌呢!诗的名字就叫《我》。
2 出示图谱,幼儿理解学习儿歌。
我的︿︿,看着远远的―――。
我的 ▲, 闻到淡淡的◎。
我的 ? ,听到轻轻~~~。
——提问:图谱上有什么图案?是什么意思?
我们怎么来读呢?
幼儿讨论读法。
——老师指图并完整朗诵诗歌《我》。
“我的眼睛,看着远远的前方。
我的鼻子,闻到淡淡的花香。
我的耳朵,听见轻轻的风在歌唱。
我的嘴巴,笑一个弯弯的月亮。”
——幼儿看图谱跟老师一起朗诵。
3 感受儿童诗的优美意境,激发幼儿参与朗诵的积极性。
——这首诗歌听起来有什么感觉?哪些词很美呢?
——怎样朗诵才能让这首诗更美呢?
小结:想让诗听起来更美,我们朗诵的声音就要有快又慢、有高有低、有强有弱。
4 老师示范朗诵,幼儿感受老师朗诵声音的变化。
5 幼儿练习朗诵,老师指导。
6 幼儿变换形式朗诵诗歌
——集体朗诵
——分组朗诵
——配乐朗诵
——个人朗诵
活动反思:
在选材上,这首诗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情绪饱满,最后的朗诵使活动达到了高潮,有些欲罢不能的感觉。尽管朗诵诗对中班幼儿具有挑战性,正是这一种挑战是孩子活动始终都兴趣盎然。
歌曲试听:梦幻曲 舒曼 钢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