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温馨提醒-----勿上演现代版的拔苗助长作文

2017-03-22 
温馨提醒-----勿上演现代版的拔苗助长----写给想让孩子提前入学的家长快到小学入学报名时间了了,规定入学年

温馨提醒-----勿上演现代版的拔苗助长

----写给想让孩子提前入学的家长

快到小学入学报名时间了了,规定入学年龄是6-7岁,可是5-6岁孩子的父母们在徘徊,不上一年级好象有点吃亏,因为到第二年再上就要快7岁了。怎么办?大多数家长打算提前入学。

别急!请听一听一线老师的说法,好吗?

一般来说,按照儿童的一般发展规律,年龄越小,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变化越大。在幼儿阶段,理解力、注意力、自理能力决定了孩子的成熟度,“年龄差”就意味着“能力差”,让孩子提前上学,犹如让孩子参加一场不公平、不公正的长跑,“未起跑,已落后。每个班上落后的学生中十有八九就是年龄比较小的学生。看到他们在学校的苦难日子,老师在心里埋怨上演现代版拔苗助长的父母太糊涂。老师理解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良好愿望。

但孩子的是否到了入学成熟水平,要看孩子知识成熟年龄、心理成熟年龄和身体成熟年龄。

对于知识成熟年龄来说,由于各种信息渠道的畅通,孩子的知识能力的储备都非常之好,觉得孩子的拼音、口算、背古诗,……还可以,这也是家长们急于让孩子提前入学的一大理由。存在这一误区的原因是:家长只看到了自己孩子, 大多数孩子都在知识储备方面比较充足, 如果和大几个月的相比,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担在阅读.发言.理解能力方面,综合能力,逻辑判断能力还稍逊一筹.

在身体素质方面,对于不到入学年龄的孩子来说,他们在视觉、听觉、知觉、运动协调,尤其在肌肉精细程度方面比不上6-7岁的孩子,主要表现在:写作业时前后左右容易混在一起;不理解老师语言;记不住作业;争不到发言的机会;字体不规范;有口吃现象;多动;在同学前没面子,没有玩伴,容易被欺负等等。还有一点是孩子太小,不能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来说,学校都要求7:20或者是7:30到校,基本上孩子六点多就要起床.再加上晚上写作业磨蹭睡的晚,就会引起严重的睡眠不足,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黄金时期.如果让孩子太早入学,影响其生长发育,会得不偿失的.

在心理素质方面,年龄小的孩子上学相对比较吃力。虽然孩子年龄小对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好处,但现在学生太多,都是大班额,教师无力关注到每一个孩子。而小孩子心灵都比较脆弱,在与其他孩子的交往过程中,没有能力正确处理一些关系和矛盾。由于孩子心智不太成熟,尤其大多是独生子女,三千宠爱在一身,孩子的心里成熟年龄尤其是抗挫折能力退化,自控能力差,管理不好自己的东西,经常丢三垃四.和小朋友交往方面处于劣势,缺少玩伴,学习吃力,不敢发言,经常得不到老师的赞赏,时间长了影响孩子正常的发展。有的会出现学习磨蹭、多动、紧张、焦虑..内向.孤独和恐惧的现象,有的对课本、学具有破坏性,对同学产生攻击倾向,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不利,缺乏持续力量,孩子心理受到压抑时间长了,会对学习产生厌恶心理。慢慢地孩子会成为班上的所谓差生.

 有的家长不以为然,认为不就是差几个月吗,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多费点心给孩子补补不就行了吗?

可是家长同志们请注意:孩子之间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年龄段越小差异越大 相差几个月,心智发展上就差出一大截。如果在孩子一开始在学校能体验到成功,就会增加学习的兴趣,越来越优秀。而孩子如果一开始就学习吃力,就会失去兴趣,对学习产生厌恶感,那可就是遗憾终生的事情了。

每当看到因提前入学而学习吃力的孩子在复习考试前的种种困境,吃铅笔头、被同学们瞧不起,受老师责备的委屈,不会做题时的无奈,还有那没有玩伴时那独偶一处的迷茫眼光…… 

我们这样感叹:让孩子一直在学海中处于劣势的状态下学习,不亚于在黑夜中穿行!

就想告诉家长说:“孩子是我们的,但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万物都有时, 孩子有自己的生态环境,有自己的交往规则,什么时节结什么果,什么年龄入什么学.我们不能随意打乱孩子正常的成长秩序.

专家的建议是:“学习是个美丽而又漫长的过程,宁愿让孩子快乐的自信的少学一点、晚学一点也不能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恐惧、憎恶的心理。”

5岁多到6岁多的孩子、尽管在智力方面差别不大,但在身体、心理上的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如果您确实想提前入学,要么可以选择特色学校,让孩子和自己年龄相仿的伙伴一起学习、成长。要么就要做好心理准备.父母都必须时刻关心孩子的学情和心情,多给孩子鼓励,多:“在关心孩子的学习时,更要特别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因为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是您把在孩子放在了不公平的竟争行列,所以您和孩子要付出的多一些。

所以在新生入学报到之际,温馨提醒孩子的父母,一定要为孩子考虑周全。俗语说:"宁为鸡口,不为牛后"您是想让孩子跟在大家后面受委屈哪,还是让孩子在班级里成为一只领头雁?

老师的希望是:如果我们爱孩子,就要让孩子成为孩子,让他们和同龄小伙伴一起学习,游戏 ,给孩子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

热点排行